|
||||
|
||||
□杨凤娥 人生犹如旅行,对于一个从未有过旅行经历的人而言,沿途风景和对未知领域的向往,都是致命的诱惑。《嘉莉妹妹》中的嘉莉就是这样一个涉世未深的旅行者。 她最初的出发是缘于单纯的想法:因为姐姐在芝加哥有了一份归宿,而自己读过书,受过教育,应该能在大城市求得发展,挣到一个好前程。所以她拼命找工作。只为不靠姐姐能自己立足,可是事实上,芝加哥的霓虹灯下不只有光彩和亮丽,也有黑暗和阴影。 嘉莉无奈之下,寻求仅在车上一面之缘的杜洛埃的帮助,在这位推销员的眼里,嘉莉具有天生的自然之美,像一朵生在原野娇艳的花。这就意味着,嘉莉在他人的旅途,逃脱不了被人采摘的命运,就这样,嘉莉成了杜洛埃移至温室的案头花。 免了凄风苦雨,有了安定之所,嘉莉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气,开始了对生活美好的想象。聪明的她学会了家务,也学会了穿着打扮,她想象有钱人的派头。杜洛埃对她的肯定与赞赏,更加重她对这些物质的渴望。 嘉莉又是敏感的,有了社交生活的她渐渐觉得,杜洛埃只能给她稳定的住所,有限的物质生活。她无法像邻居太太一样有更高的享受,尤其是精神上的。对面女儿的琴声给了她一种向上的力量,尽管她不清楚生活的走向,但对她的人生起着矫正的作用。 如果说嘉莉委身杜洛埃是被动的,与赫斯渥的情感纠缠却多少有自愿的成分。至少最开始,嘉莉是被她吸引到的。赫斯渥穿着整洁,严谨体面,符合嘉莉对上流名士的认知。更何况赫斯渥对她是一见倾心!在不知其有家室的情况下往来,触碰了道德底线的嘉莉对杜洛埃是内疚的,充满歉意的。也正如此,她在这份情感的纠葛中,寻求另一份依托:去戏院演戏,这是她所喜欢的,也是自我表现的内心需求。这份美好的体验如昙花一现,至少是在芝加哥这座城市。 不知是美国的法律格外重视对家庭的保护,还是嘉莉的人生轨迹注定要延伸至远方,总之,赫斯渥因为贪恋嘉莉的美色,而被太太扫地出门。蒙在鼓里的嘉莉被赫斯渥以出逃的方式带离芝加哥,开始了嘉莉的又一段旅程。 遭受隐瞒、欺骗的嘉莉,对赫斯渥不是没有恨意,甚至几度拒绝同往——是命运之车载着她向前向前。 嘉莉性格里的温和与被动,一直主导着她,安于接受现实的安排,但在纽约这座更大的城市,想定居下来可不容易。 赫斯渥惨淡经营3年。一朝破败,终至穷途末路。这场巨变中,嘉莉开始是默默相待,静静相守,乐于听命。看到赫斯渥渐渐意志消沉时,她内心那股不屈服的力量唤醒了她,凭着在芝加哥剧院的一次成功尝试,她奔走于各大戏院,谋得一个群舞队员的位置,并凭着她出色的表现,成功实现被新闻报纸大肆报道的愿望,跻身赫斯渥所说的名流。可是,让嘉莉感到困惑的是:以前鞋厂拼命工作只挣到周薪四、五块,现在挣到日薪150块,吃穿住都免费由人提供,在嘉莉还不太成熟的思想里,她想不明白。 幸运的是,她遇到了艾姆斯,算是嘉莉的启蒙导师吧,让她明白:幸福不在于财富与地位,一个人精神上失败了,才是真正的一败涂地了! 嘉莉,几年的生活颠簸,命运更迭,让她迅速成长,寻找到人生方向,也终于懂得了生活的含义:绝对的幸福是没有的,人总是不满足的。金钱、地位、华美的衣服,并不是幸福的代表。相对来说,人的智力和才华得到发挥和升华,比物质带来的喜悦还要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