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版:理论副刊

发动群众共治共享共同缔造美好生活

    □定明嵩

    自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以来,沙口镇选取刘桥村、水口村作为共同缔造试点村,以群众身边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充分听取村民意见,积极探索共同缔造村级治理新模式,最大限度激发人民群众建设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党建引领筑基石立柱架梁绘蓝图

    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第一抓手”。构建“党支部+小组+党员中心户”党组织体系,充分发挥支部堡垒作用和党员带头作用。明确党员中心户,党员定岗定责,带头做示范,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共同缔造中的引领作用,坚持“纵向到底”,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领导作用落实到农村,使党和政府工作落到基层,深入到群众。坚决“横向到边”,把村民纳入到一个或多个村民自治组织,明确职责,让自治组织有序参与村庄治理,调动村民建设家园的积极性,形成“事事有人想、事事有人干、事事有人管”的村庄治理格局。

    大事小情听民声燃动“内部大引擎”

    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方法,构建“三会两队”群众自

    治组织体系。通过民主选举,成立党员群众代表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矛盾调处会、环境卫生志愿队、平安洪湖赤卫队,实现“三务”公开,制订《村规民约》,监督村务财务、监管项目质量,对村内重大事务进行共议和决策。

    通过现场会、板凳会、村民议事会等方式,了解村民对村庄环境整治、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问题的看法,收集村民建议,发动群众参与,让村民参与项目决策,主动通过反复协商,回应村民需求,唤醒村民主人翁意识,使其积极参与到村庄规划、建设、管理中来。如刘桥村在充分征求民意后修建老年幸福食堂和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解决了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水口村在村民的呼声中找问题谋方法,在村民的参与下推动工作,在群众的评判中改进工作,坚持每季度召开“季度工作村民评议会”,从群众的“急难愁盼”出发,扩建村文化广场,新建小型游乐园,丰富村民精神生活,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凝心聚力促发展齐心共治享成果

    建立健全共同缔造活动开展情况的评价机制,通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最美庭院”“清洁光荣户”等评选活动,增强群众荣誉感、满意感、责任感。刘桥村精心选树优秀典型35户,让村民在自我评价中参与村内事务,激发了村民当模范、争荣誉的热情,通过设立“积分超市”,以共同缔造“小积分”兑出群众参与村庄治理新动能。水口村共同建设美丽乡村,由52岁村民范某倡议,165名村民主动领取雏菊花种播撒在幺巷河两岸,沿村组路打造了1800米鲜花走廊,以共享激发村民共同参与的动力源泉。

    引导群众建立和完善成果共享规则,关注“一老一小”等特殊困难群体,支持农民自发组织开展广场舞、趣味运动会、才艺汇演、“小手拉大手”社会实践等活动。刘桥村举办首届恩义文化节,群众出力群众演,凝聚了美好生活“烟火气”,得到村内男女老少的一致好评。水口村群众自发组成一支60余人的巾帼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村湾大扫除、儿童爱心托管等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实现乡风文明新境界。

    下一步,沙口镇将通过2个试点村的打造,总结共同缔造工作经验,同时在全镇形成带动效应,逐步在各村(社区)全面铺开。

    (作者系沙口镇党委书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