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以来,燕窝镇坚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群众参与为核心,聚焦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将“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五共”理念,融入乡村发展全过程,广泛激发群众力量,共同缔造美好家园。 一个目标指明共同缔造方向 一是坚持思想引领。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召开30余次“村前夜话”活动,向群众面对面宣讲政策,引导群众献计献策,做到决策共谋。采取“网上学”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学习先进经验,组织干部群众代表前往湖南省浏阳市考察学习。“沉浸式”感受共同缔造理念带来的喜人变化,转变思想观念,激发创建热情。二是坚持目标导向。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以会代训、以会代学,进一步明确共同缔造行动阶段性工作目标,制定详实的发展规划,分阶段、分步骤推动实施。探索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持续的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推动工作走深做实。三是坚持访贤求能。建立乡贤联络机制,建立外出优秀人才信息库,同时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以乡情乡愁为纽带,深入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引导在外乡贤通过兴办产业项目、投建公共设施、抓好乡村环境整治、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等反哺家乡。听取村内仁人志士、乡贤能人的意见,凝聚乡村在外能人和村内能人的智慧和经验,形成合力,发动群众参与,共建美好家园。 一张清单落实共同缔造任务 每月制定印发《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明确工作要求、完成时限、责任部门和责任领导。指导各村(社区)党支部有序开展共同缔造工作。一是推动辖区产业发展。充分听取产业大户、乡贤能人意见,深入分析农业发展现状、资源禀赋,立足姚湖万亩蔬菜基地,实施品牌战略,以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为发展方向,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运作模式,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二是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坚持以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为切入点,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号召村民主动清扫、主动拆偏房、主动植树造林,发动群众筹工筹劳积极参与,共建“整洁、舒适、安全、美丽”人居环境。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开展“邻里齐修路乡村助振兴”共同缔造活动,针对群众反馈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专班深入一线组织召开村湾夜话座谈会,收集群众意见,建立需求清单;通过乡贤筹款、争取奖补资金及驻村帮扶资金,采取筹工筹劳等方式,燕子窝村新修建水泥路2.3公里,和平村新修水泥路1.2公里。 一纸公约实现共同缔造共管 充分发挥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激发群众参与的内生动力。一是支部引领聚共识。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会议,组织党员群众制定村规民约和党员公约、卫生公约,将人居环境整治、秸秆禁烧、长江禁捕、禁鞭禁香等工作纳入其中,让村规民约成为全体村民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基本遵循。二是村民自治出新招。成立村财务监督小组,管理和监督村内公共资金使用、资金拨付、资金估算和资金结算,组建施工质量安全监督小组,履行施工技术员和工程监理的双重责任,负责技术评估和工程验收,有力提升村民参与的监督质效。三是“三务”公开晒阳光。通过设置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每季度进行一次更新,将党务村务财务情况向群众公开,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 一次评价展现共同缔造成效 一是管理机制一齐评。通过召开村前夜话、党员群众座谈会,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并结合群众意见建议,对村规民约进行再修改、再完善,将适合村级管理实际的条款纳入评比范围,经村民代表大会商议通过,形成可量化细化的管理细则。二是先进模范一齐评。每季度开展“最美庭院”等评比活动,充分挖掘先进、选树典型,表彰先进家庭和先进个人,用身边典型来教育引导村民,在精神上树立标杆,引领全体村民积极主动作为,人人争当标兵,主动融入管理与治理。三是建设效果一齐评。组织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对项目建设、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过程评价和反馈,持续推动各项工作改进,工程质量更加有保障,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一张笑脸书写共同缔造答卷 发展成果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共享,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体现党的根本宗旨,才是共同缔造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一是共享美好环境。累计开展24次“周五村庄清洁日”活动,发动群众1万余人次参与,出动垃圾清运厢式车、清运三轮车等2000多车次,清理垃圾10万多立方米,村环境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切实得到有效提升。二是共享发展红利。完成新时代荆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升隆”轮烈士纪念园建设,打造出洪湖红色教育东部板块。推动洪湖市亚行农业综合开发长江绿色生态廊道项目建设,推进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工作提质增效。完成燕窝泵站建设,缓解防汛抗旱难题。三是共享幸福生活。建设文化广场、滨江步道提升集镇品位,满足居民休闲健身需求。完成燕兴大道道路两侧82盏路灯光源改造,创造明亮平安的居住环境和优美的城镇夜景,营造夜间经济发展环境。 (作者系燕窝镇党委书记)□代红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