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 万杨 通讯员 潘波 程正华 晨跑时发现民房起火,毫不犹豫冲向火场;用肩膀搭“人梯”,帮被困群众脱险;5分钟连救8人,不留姓名默默离开……连日来,监利市审计局机关党支部委员戴水文和好友叶四雄用身躯搭建“生命天梯”,勇救8名火场被困群众的壮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热烈反响。 2015年,“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灾难面前,监利人书写的“小城大爱”,曾感动中国、温暖世界。如今,平凡岁月,两位监利跑友不断用义举续写“小城大爱”,让“小城”监利闪耀志愿“大爱”之光,让友善、文明之风在荆州大地永续传承。 铁肩担当 托起8名被困群众生的希望 7月5日清晨,戴水文和叶四雄相约晨跑,在江城路与凌云一巷交会路口看到附近民房着火,一栋楼房冒出十几米高的浓烟。 “着火了,着火了!”戴水文和叶四雄大声呼叫,快步奔赴现场救援。听到呼救声后,附近群众纷纷围拢过来,拨打火警电话。 起火处是一栋二层楼房,附近的停车场上停满汽车,一旦火势蔓延,后果不堪设想。两人听到楼房内有人在大声呼救,透过浓烟,感觉着火的二楼窗户旁隐约有几名群众。 情况万分危急!戴水文冷静观察、分析火灾现场,确认一楼火势较大,通过楼梯逃生可能性较小,但二楼的窗户距离紧邻的一栋平房屋顶不到两米。“快把窗户砸开,从窗户口下来!”戴水文当机立断。叶四雄则发动附近居民寻找梯子等救援工具。 “大概两三分钟后,一名男子用板凳砸开了防盗网。”戴水文说,被困在二楼的群众通过防盗网的缺口跳到了紧邻平房的屋顶,其中有2名小孩、1名老人。 附近居民找来一个2米高的梯子,戴水文试图借助梯子爬上那栋平房屋顶。但梯子太矮,尽管戴水文爬到最顶端,也没法帮助被困群众转移。 “踩我肩膀下来!”面对越来越大的火势,戴水文让屋顶群众扶着老人,脚踩他肩膀往下爬,叶四雄则紧紧扶住梯子,在下面接应。在地面群众的帮助下,5分钟后,8名被困群众踩着他们的肩膀安全转移。 此时,当地的公安民警、救护车和消防车也闻讯陆续赶到。戴水文和叶四雄担心巷口太窄,跑到路口引导消防车开进火灾现场。看到专业救援力量全部就位,火情被扑灭,戴水文和叶四雄悄然离开现场,继续晨跑。 心怀大爱 以善行义举践行志愿精神 不知姓名,没有电话,人海茫茫。连日来,获救群众之中的王静通过询问现场目击者、求助新闻媒体等方式,寻找救人的“无名英雄”,想当面说声感谢。 媒体记者几经采访,终于知道了两名英雄的身份和名字——两人均为当地义务救助组织成员,戴水文是监利市长江卫士救援队队员,叶四雄则是监利市蓝天救援队成员。 7月10日,两面写有“‘生命天梯’耀荆楚‘审计铁肩’勇担当”“蓝天勇士施援助扶危救困显身手”的锦旗,被获救群众亲手送到戴水文和叶四雄手中。 救人于危难,对戴水文和叶四雄来说,不止这一次。 1986年,正在读小学的戴水文、叶四雄在长江监利西门闸水域救起了溺水同学郑绍武。这次救人经历,在他们心里种下了助人种子。叶四雄说,两人后来相约加入救援队,正是源于此。 2019年4月,戴水文晨练时救助摔倒老人;连续7年,戴水文无私帮扶上车湾镇支刘村村民张宏华;不久前,他在长江监利段进行义务救助和防溺水安全劝导时,协助救护了一名戏水时昏迷的群众…… 和戴水文一样,叶四雄工作之余努力学习救援技能,作为监利市蓝天救援队成员,多次参与救援保障行动。他说,多学一些救人技能,遇到危险时才能挺身而出,挽救群众于危难。 义举背后是平凡。他们的行为,体现着“真”,诠释着“善”,传递着“美”。他们是导向、也是激励,彰显监利这座城市的温暖,唱响文明之城的主旋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