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晓宁 几年前,我开始练习瑜伽。记得在做一个拉伸练习时,因为腿太疼我便偷偷把膝盖抬了起来。正在我低着头为自己的“不努力”羞愧时,却听到老师说,“我看到有人把腿弯起来了,你做了很好的选择。”我不可思议地看着老师,她说,有益的练习并不是把自己推到极限,而是尊重身体的局限,选择适合自己的强度。尽管老师如此耐心解释,我依然怕被别人瞧不起,常常颤抖着也要努力把腿抬高。而此时,老师会轻声鼓励我“做自己的练习,不需要和旁边的人比较”。 渐渐我不再关注周围的人,而是去感受自己呼气吸气的节奏,随着呼吸起落。工作的纷扰似乎也安静了很多。每周日清晨老师的课堂,成为我忙碌一周后的小确幸,似乎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滋养着我,让我有了更多勇气去面对生活的波折。 去年年底,爸爸重病住院,一度连喝水都很困难。我用小勺一点点喂他,但水送到嘴里他也不能直接咽下,要先歪一点头把水含到一边再慢慢咽下。有一天他看我拿着水杯大口大口地喝水,说很羡慕我,怀念起他放在家里的大玻璃杯。他说以前他也是拿起杯子就咕嘟咕嘟喝上好几大口,哪像现在这么麻烦。看着爸爸难受的样子,我第一次体会到,每天能大口喝水这样普通的事,竟也是巨大的幸福。所幸,爸爸渐渐恢复,又可以享受痛快喝水的日常。 后来我读到迟子建的《撕日历的日子》,更加感受到这些平凡小事的珍贵。她说小时候家里会挂那种厚厚的可以撕的日历。早上她爬出被窝的第一件事便是赤脚踩着枕头去撕日历,那时总会听见父亲做早饭的噼啪柴火声。如果撕到红字的休息日,她便会捏着日历钻回被窝,任父亲对她喊:“凉了凉了,起来了!”也赖着不起床。直到父亲恶作剧地把小狗放进睡房,小狗温情地冲她呜呜叫,才缓慢爬起。多年后,父亲过世,每当她回忆起童年撕日历的小日常,心中总是一股暖流。读着她文字间满溢的温馨,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与父母团圆的幸福。 生活中有些看似平凡的“小确幸”也许并不平凡,就像每个周末愉悦身心的瑜伽课,每天大口喝水的满足,每个清晨撕下旧日历又钻回被窝的温暖。它们总是日复一日地守护着我们,让我们在日常中感受到满足和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