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书香荆州

在喧嚣中活出一份豪迈

    □ 申智英

    《长安的荔枝》是马伯庸的历史小说,讲述了九品小吏李善德为将鲜荔枝从岭南运往五千余里外的长安,历尽千难万险。书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位叫阿僮的女性,她的身上有一股“侠气”,凭着这股侠气帮助主人公完成运送荔枝的任务。

    阿僮的侠气,最直观地体现在她以一人之力承担起照顾族人、照看荔枝园的责任。父母去世后,阿僮带领族人种植荔枝,年纪轻轻的她却种出了岭南最好的荔枝。当官府砍伐荔枝园时,阿僮为保护族人和荔枝树,拿刀刺向指挥小吏。当对方紧紧按住阿僮的手腕,将她的头死死压入泥土,即便她如野兽被困般无计可施,可她从未屈服,拼尽全力保护着家园。阿僮用瘦弱的肩膀扛起沉重的担子,用侠气守护着她继承下来的责任。作者通过阿僮的勇敢和无畏,彰显了唐朝女性更多的勇气和生存力量。

    不仅如此,阿僮也有一颗真挚的心,一旦认定了朋友,就必定肝胆相照。阿僮与李善德投缘,不计回报地相授荔枝保鲜的方法。李曾承诺阿僮和族人带长安酒回果园,却因繁忙忘记了此事,阿僮不但毫不介意,反而在李善德过生日时,送他园里每年只产一枚的贡品“丹荔”。李向阿僮致谢,阿僮却不以为意地摆手:“谢什么,好朋友就是这样的。你忘了给我带酒,但我还是愿意给你拿丹荔。”阿僮交友不被琐碎和利益干扰,行事一身侠气,才使她不断收获真正的友谊和幸福。

    阿僮的侠气更在于她善恶分明,危难当头能见义勇为施以援手。对阿僮来讲,荔枝树是父母爱的延续、是族人生活的依靠。李善德承诺保护这片园子,却因朝廷给的压力砍向荔枝园。阿僮悲愤不已,虽因此事对李善德怀有深怨,却能够释怀。在李善德一家被流放到岭南时,阿僮收留并善待他们。书中结尾处,阿僮招呼李妻喝酒,甜甜地唤着李家大嫂。虽然她曾受过伤害,但是她愿意放下怨恨,这小小荔园里,充盈着真正的侠气。

    “少年骑白马,执长剑,快意恩仇”是侠气,“少女栽荔树,执短刀,笑对生活”未尝不是另一番侠气。少女阿僮便是我心中的侠者,她护住了族人和荔枝园,保住了李善德一家的幸福。若能去到书中,我也想与阿僮结为好友,定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