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书香荆州

幸福没有模板,各有各的活法

    □ 甘淑媛

    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磕磕绊绊中寻找着幸福。《各有各的活法》一书中,冯骥才先生通过刻画清末至今各个时期的不同人物,展示了普通人迥异的生活状态。人世间虽然有千万种活法,但幸福生活是人们共同的奔头。

    于大多数人而言,守望即是幸福。《陌客》中的唐山人被勾起地震的回忆,“感情就像涨满的湖水,突然决了堤,泛滥开来,恣情奔泻,任什么也阻挡不住了。”失去守望的家人后,幸福也随之崩塌。《老夫老妻》中夫妻两人因琐事争吵,老头儿离家出走。老婆婆冷静过后,想到“外边正下大雪,老头儿没戴帽子、没围围巾就跑了”担心他摔跤受寒,便赶紧出去找他。雪地里走了一个多小时,回家后,老头儿已理好残局,捅好炉火,眼中“闪出一种羞涩的、发窘、歉意的目光。”她什么也没有说,赶紧给空着肚子的老头儿张罗饭菜。他们的幸福,是在简单岁月里的默默相守。珍惜“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平淡生活,才是守望幸福的智慧。

    大千世界里,有人甘于守望,亦有人为财奔波。财富是有些人奔走的原动力,是其幸福的所在。《抬头老婆低头汉》中的于姐,在老闷儿下岗后,决定与人合伙开餐厅。“那双天生干活的手从来没停过;桌椅板凳叫她用碱水刷得露出又白又亮的木筋。”后来,为了生意蒸蒸日上的“欢喜餐厅”,于姐在厂中请了长假,放着袜子厂的主任不做,跑到街头风吹日晒当服务员。不过一年,于姐已盘下了“一连三间”的房子扩张店铺,实现了经济自由。富足带来的现世安稳,是他们幸福的标尺。他们在拼搏中挥洒汗水去追求财富,勤劳的双手触碰生活的理想,也追寻在幸福的路上。

    有人守望,有人求利,还有一些人,寻求的则是精神上富足的幸福。《摸书》一文中,每日摸书的莫拉,得到了精神上的富足与幸福。对她来说“未读的书是一片密封着的诱惑人的世界,里边肯定有趣味更有智慧;打开来读是种享受,放在手中不轻易去打开也是一种享受;而凡是读过的书,都成为有生命的了,就像一个个朋友”。她在书中圆满,于书中追忆,书给她的精神慰藉,让她在孤单的日子也能幸福地微笑。精神世界的滋养,超越了物欲,精神的圆满,让她即使身在藩篱也能甘之如饴。

    幸福没有模板,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把尺,手中也有一杆秤。读过此书,让我更愿尽己所能,去细品生活的万般滋味,寻觅幸福人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