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彭桂生 近期,我认真拜读了陈安雄先生《五年磨一剑》和《苦乐十年》两部新作。前一部是介绍其在尺八区担任区委书记5年的经历,后一部则是在县轻工业局任局长兼党委书记10年的状况,15年虽然在人生长河中极为短暂,但它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脚印和闪光点;15年虽然不是那么惊心动魄起伏跌宕,但也毕竟是在搏风击浪荡气回肠。全书内容简洁,条理明晰,事例真实,发自于内心的情感,跳跃在指间的文字,纯正质朴干净,没有任何粉饰和佐料成分,透出一股才气、英气、豪气和正气。我掩卷沉思,情不自抑。在现实生活中一位领导干部不但把自己的政务干得风生水起,而且还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扎实的文学功底,实属凤毛麟角,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肃然起敬。看其书,闻其言,观其人,我从中感受到极大的震撼和启迪。 上世纪70年代初,陈安雄从县农业局机关下派农村基层工作,就开始了文学创作。他有一个诗人和作家梦,而他却从事了行政职业,但这个梦从未泯灭,就像爱他的家乡一样魂牵梦萦。陈安雄与现代作家碧野先生似乎都有一个共同习惯,就是“足之所至,笔也随之。我走到哪里写到哪里,既富新鲜感觉,又能注入激情”。他在尺八的5年时间里,手不离笔,忙里偷闲,留下了1600多篇日记,约50万字,每天一篇,从未间断。同时还扶持创办了“月湖”(喻意老江河)文学社,带头写稿投稿。1987年《湖北日报》以《铁肩挑重担、妙手著文章》为题报道了他时任一个区委书记的文学爱好。中国作协会员、中南财大教授、著名诗评家古远清曾评价道:“一个管辖八个乡镇,十万人口的区委书记,领导工作做得艺术而且笔下生花,在全省的乡镇党委书记、县直局长中还难找到第二个”。1995年6月,陈安雄网络了监利一帮文学青年爱好者,成立了首届“监利县作家协会”,义不容辞担任作协主席,并兼任县文联副主席,当年加入省作协会员,1996年名列《湖北作家辞典》。 退休20余年来,陈安雄始终不渝,退而不休,笔耕不辍。时至今日,他先后在国家、省市报刊电台等媒体发表诗文500多篇(首),出版小说、散文、诗歌、剧本、传记、游记等文集20部,他怀着对文学的无比热爱与执着,用文学照亮生命,用生命书写辉煌,最终功成梦圆,成为一名受之无愧、名副其实的民间高产诗人和作家,在省内外文坛诗苑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书写了文采飞扬的人生华章,留下了大地飞歌的美好旋律。 我与陈安雄先生相识相交缘于文学,共同的兴趣爱好让我们成为忘年之交,我欣赏先生的诗品文品,更敬佩先生的高贵人品,看过他的书仿佛就是阅读一纸励志篇、一段奋斗史、一部教科书,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人格魅力在我面前闪耀。早些年我曾采访过先生,写下了一篇“文坛三陈著华章”一文(即陈安雄、陈勇、陈振林三人),以表达我对监利作家与文人的敬意。在此,我衷心希望陈安雄先生文学之树常青,精神不老,壮心不已,不断续写人生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