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书香荆州

几时归去,做个闲人

    □李惠

    《晴耕雨读,得闲饮茶》是一本经典散文集,收录了季羡林、汪曾祺、梁实秋、丰子恺、老舍、郁达夫等8位文学大师的生活美学,包括《故都的秋》《人间草木》《不完满才是人生》《八十述怀》等40余篇经典散文,让人们看到了生活的更多可能性,教会我们慢煮生活,细品人生。

    在四季的循环里感受不同地方的闲适,是老舍梦想中的生活。春天可见西湖的嫩柳与菜花,碧浪与翠竹;夏天的青城山像绿色的音乐会,是老舍最理想的地方;冬天住成都,适合养花,旧书铺和小吃多,或者住花多天气好的昆明。秋天,老舍一定要住北平,他称北平之秋为天堂。论天气,不冷不热。论吃食,有北平特产小白梨、大白海棠,那时的羊肉正肥,螃蟹刚好下市,栗子香闻十里。论花草,菊花种类之多,花式之奇,可以甲天下。西山有红叶,北海可划船,虽然荷花已残,可荷叶还有一片清香。衣食住行在北平的秋天都让人满意,也令我心向往之。

    把闲居赋予了情趣,使丰子恺的生活多了份闲适。他把房间当作一幅画,书房主人的座位当作画里的中心点。书架、几、椅、藤床、火炉、壁饰、自鸣钟,各以中心而布置。这样妥帖后,人在里面,精神自然安定,舒适。除了空间外,闲居的时候丰子恺还喜欢把一天的生活情调来比作音乐。若把一天的生活当作一个乐曲,早晨晴雨如何?冷暖如何?人事的情形如何?就是第一乐章的开始,先已奏出全曲的主题。一天的生活,例如事务的纷忙、意外的发生、祸福的临门,犹如曲中的长音阶变为短音阶。若昼永人闲,平安无事,那就是长大的乐章。在闲居里自由取乐,无疑是丰子恺闲暇时最享受的美好时光。

    在闲适的状态下,汪曾祺有了良好的创作心态。年少时,常在娴静中读书,练就了注意力高度集中,不受外界干扰的能力。长大后和三十几个农业工人同住一屋,他们打着马锣唱山西梆子,他能做到心如止水,照样看书、写文章。后来汪曾祺养成了静坐的习惯。每天早上泡一杯茶,点一支烟,坐在沙发里,坐一个多小时。静坐的同时浮想联翩。一些故人往事、一些声音、一些颜色、一些语言、一些细节,会逐渐在他的眼前清晰起来、生动起来。这样连续坐几个早晨,想得成熟了,就能落笔写出一点东西。在闲适的状态下静坐,创作的同时减少浮躁。

    书中闲适的生活状态让我醒悟,应在忙碌烦冗的工作之余,许自己一隅留白,如此方能活出内心的安宁与自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