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陈雪玲 通讯员 鲁阳 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三创”引领、“四战”开路,做优做实各项法律监督,奋力推进荆州检察工作现代化。 上半年,松滋市人民检察院、公安县人民检察院获评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10个集体、25名个人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市人民检察院携手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案例入选全国民营企业产权司法保护协同创新百佳实践案例。 围绕中心大局 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宽严相济维护社会稳定 1.认真履行批捕、起诉职能,共受理审查逮捕案件1345件,受理审查起诉案件3554件,依法批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948人,起诉2053人。 2.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起诉严重暴力犯罪63人、“黄赌毒”369人。 3.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依法起诉非法集资、洗钱等犯罪23人,依法审查起诉电信网络诈骗及帮信犯罪545人。 4.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无社会危险性、犯罪情节轻微的,依法不捕937人,不诉1472人。 5.积极适用“两卡三纲”工作机制,充分听取和考虑被害方的诉求,促成和解、谅解,实质性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立面。 6.规范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达到93.96%,量刑建议采纳率93.22%,一审服判率超过95%。 (二)能动履职助力流域治理 1.全面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出台服务保障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发挥检察职能守住流域安全底线,依法起诉非法捕捞、非法采矿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207人。 2.积极推行“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生态检察模式,努力做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洪湖市院强化与嘉鱼县院、赤壁市院跨区域合作,促进上下游、左右岸协同共治。 (三)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 1.部署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推出5个方面16项举措暖商惠企,组织开展拉练调度、涉企案件交叉评查等活动,确保各项工作机制落地生根。 2.大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试点建设和品牌创建工作,两级院共有6个项目申报成功。 3.进一步完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强化与相关单位协作配合,办理涉企合规案件7件,促进企业长远规范经营。 4.针对侵犯企业商业秘密、商标权等违法行为,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检察职能集中统一履行工作,依法办理相关案件15件,保护荆州制造。 围绕司法为民,依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一)保障弱势群体权益 1.持续开展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理相关案件3件8人。 2.加大对农民工的司法保护力度,研发法律监督模型,开展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清查,办理3件案件,推动专用账户规范管理。 3.大力推进民事支持起诉工作,形成“法律援助+支持起诉+司法调解”全新工作格局。石首市院通过研发“帮帮诉”民事支持起诉小程序,方便当事人在家一键式申请检察机关跟进监督,及时对符合受理条件的案件予以立案办理,该程序被全省推广。 1.深化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犯罪,逮捕85人、起诉44人。 2.落实特殊保护制度,开展社会调查、组织帮教活动387次,办理监护缺失监督案件26件。 3.创新开发“察察的朋友圈”微信小程序,有针对性推送普法内容,不断丰富“法治进校园”活动形式。 (三)用情做好为民实事 1.将自上而下的“浦江经验”和自下而上的“枫桥经验”相结合,对受理的信访件做到件件有回复。 2.严格落实首办责任、院领导包案办理等制度,通过检察听证、司法救助等方式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共组织公开听证1033件,办理司法救助案件64件,发放救助资金55万元。 3.部署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坚持靶向攻坚,分类处理,推动信访积案化解。 围绕铁军建设,提升法律监督能力水平 (一)坚持政治引领 1.强化理论武装,开展春季队伍集中政治轮训活动,组织专题培训和全员轮训,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2.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以支部为单位开展“以政治说办案、讲工作”活动150余场次。 (二)提升素能作风 1.全面打响干部作风攻坚战,通过学习研讨、检视问题、对照整改等方式,着重解决检察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违规吃喝问题专 项整治活动,狠抓“三个规定”落实。 2.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开展提醒谈话52人次,扎实推进清廉机关建设。3.围绕实战实用实效,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和办案竞赛,锻炼过硬本领。1名干警获全省业务标兵称号,2名干警获业务能手称号。 (三)培育品牌典型 1.谋划部署开展“一院三品、一部一品”品牌创建活动,市县两级院围绕工作特点、着力方向、自身优势,找准小切口发力,打造系列工作品牌,通过品牌引领带动整体工作提升。 2.大力选树典型案例,共有13件案件被上级检察机关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