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刘洁 赵保佳 特约记者 夏自宇 通讯员 鲁萌 涂伟
荆医导诊服务,随时服务患者所需。
编者按:
顺势而为,向好而行。随着荆州市“双优化”暨优化营商环境和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工作不断推进,对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荆州市中心医院“聚焦双优化 服务大提升”行动如火如荼开展。
以患者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满意为目标。荆州市中心医院多措并举,从细节入手,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上持续发力。即日起,荆州日报融媒体推出“荆医双优服务”专栏,聚焦荆医医疗服务改进实践,感知新时代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患者来就诊,我们是接待员。”“患者来咨询,我们是咨询员。”“患者行动不便,我们是陪诊员。”“患者对服务不满,我们是协调员。”“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千方百计满足患者需求。”……
陈敏、柳静、万卉子、周菊……她们是荆州市中心医院(下文简称“荆医”)门诊分诊导诊护士,是患者走进医院遇见的第一位“守护天使”,也是荆医“门诊优质服务示范之星”。
预检分诊、提供咨询、健康教育……她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真诚沟通、真心付出,身体力行地提升群众就医体验。
用情护理,让就诊更加便利
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酷暑严寒,荆医门诊护士坚持每天早晨提前30分钟列队,以饱满的状态、愉快的心情、灿烂的微笑投入工作。
“越是细微之举,越能打动人心。”门诊部护士长肖青青说。
骨科专家门诊候诊区,导诊护士
陈敏一直在人群中忙碌着。接受询问、协助挂号、将患者引导至诊室。
“快起来,走啊! 走啊……”一阵吵闹声传来。候诊区里,一位婆婆用力拽着坐在一旁的爹爹,并大声叫喊着。陈敏立即上前询问,得知爹爹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婆婆患坐骨神经痛,正准备一起去做CT检查。此时,爹爹没有力气走路,婆婆怕耽误CT检查时间,便焦急地催促。
“您们别着急,爹爹腿脚不方便,医院有免费轮椅,也有陪送陪检人员。”陈敏一边安抚好老两口,一边拨通了电话。不一会儿,就有陪检志愿者前来,将爹爹扶上轮椅。“谢谢你们! 没想到现在看病,服务这么周到啊!”
“护士,CT检查在哪做?”“网上挂了号可以直接去看病吗?”……一上午,导诊护士柳静回答着患者家属的各种问题,口干舌燥。这时,她见一位老爷爷拄着拐杖四处张望,放下还未开盖的水杯,主动上前询问:“爷爷,您好,请问您有什么需要?”老爷爷喘着粗气说:“我今年85岁,一个人来看病,现在要去拿药。”柳静微笑着说:“爷爷,我是导诊护士,您腿脚不便,我去帮您取药,您就坐在椅子上等吧!”说完,柳静接过处方,飞快地向门诊药房跑去。
不一会儿,柳静就将单据和药品交到老姨爹手中,并耐心地指导服药注意事项。老爷爷非常感动,专门来到门诊导诊台,拿起笔在意见簿上颤巍巍地写道:“这里的一位女同志真好,帮我去拿药,感谢她!”
“经常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行动不便,我们的导诊护士一路搀扶着他们就诊。”肖青青说,“很多患者会郑重地说一声‘小同志,谢谢你啊’,那一刻,大家觉得特别幸福、特别自豪。”
“四个转变”,让体验更加舒适
“导诊工作看似简单,但要做到让患者满意其实并不简单。”肖青青认为,即使是些小问题也要认真对待,一丝不苟。“大到医院各部门的工作流程,小到医院的布局分布,我们都要非常熟悉。”
对各科室专家门诊的诊疗范围和专科特色如数家珍;能为患者讲解必要的健康科普知识;对待患者的咨询有问必答、百问不烦……导诊护士万卉子俨然修炼成了一名“杂家”。
走出分诊台,将服务阵地前移;主动询问,及时发现就诊患者的需要,提供温馨服务……周菊觉得,自己多走一步,就能让患者少走一步,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也就拉近了一大步。
作为医院服务的前沿阵地、医院文明的窗口,荆医门诊部积极贯彻落实医院“聚焦双优化 服务大提升”行动,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质量、打造服务品牌,让优质、高效的门诊医疗服务惠及百姓。
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从单一服务向团队服务转变、从点位服务向全程服务转变、从按部就班向用心服务和满意服务转变,荆医门诊导诊服务的“四个转变”,让每一位门诊患者真正感受到了荆医的服务热情与温度。
“患者在我们心中有多重,我们在患者心中就有多重。”肖青青说,门诊部医护团队将持续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尽力尽智”为患者提供“至善至美”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