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仲
大约我十七岁时,老爸老妈为我们姐妹仨,在家里开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家庭会议。首先是妈妈发言:“我们一家人都非常爱看书,特别是每个人如厕时,人手一本书,在里面一蹲就是大半个钟头,这样下去,可不是一件好事情,对于上厕所看书者、与第二个着急上赶着如厕者,那就是:捂着鼻子闭着嘴——憋得难受。鉴于这种情况,为了迅速纠正这个坏习惯,又不影响一家人爱看书的学习风气,爸爸和我决定在邮局附近的武装部门面处,开一家书店,书店名称叫‘应运书斋’,老板嘛,我和爸爸已经决定好,就由邓老二来当。开张时间,将定在三日后,也就是4月18日上午8点。”
当时,听完妈妈幽默搞笑地“开场白”后,我们三姐妹和老爸同时发出了欢呼雀跃般的笑声。欢笑归欢笑,短短几秒钟后,我这个被老爸老妈选中的书店“老板”,一下子又陷入了“惴惴不安”的忐忑心境中。老爸见我有些紧张局促,立马为我解围:“别担心,爸爸妈妈、姐姐妹妹都会帮你的!”
4月18日上午7:30分,当我们一家五口,走进属于我们自己的崭新书店时,淘气可爱的妹妹在大约有40平方米的书店里,东摸摸柜台、西瞅瞅各类新书,然后以一个“孔雀开屏”的舞蹈动作,加上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对着我调侃道:“恭喜我们的邓老二当上老板了,欢迎老板进店视察工作。”
为了让我尽快熟悉书店工作内容,老爸告诉我,书店就是销售各类图书与出租图书,图书按书本价销售,批发另议;租书则按4毛钱天/本计价,此外,墙上悬挂的各种挂历,与柜台里面摆放的各种明信片、纪念封,上面均有明码标价,如有团购,则酌情给予折扣优惠,到时候,他会教你如何操作。
4月18日当天,不知道是因为老爸的文朋诗友特别多,来书店“照顾生意”者比率上升;还是因为书店门面位于繁华地段,加上附近的几所中学距离书店不远,人流量比较频密的缘故,总之,当日仅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的租书一项,就租出去100多本、有个单位团购“学雷锋”的图书,有几家裁缝店合购“最新时装裁剪设计”“最新毛衣编织大全”等。顾客也是一批接着一批,乐此不疲轮番购买。当日在客流量最多的情形下,如果不是老爸在店子里,事必躬亲地手把手教我跟客户洽谈“团购业务”的话,我想,那天用算盘做账,我一定会手忙脚乱,甚至出现“纰漏”不断。晚上九点,我将妈妈教的“进销存报表”,与当天销售额一一核对属实后,我这颗“扑通扑通”的内心,才算平静下来。
为了规避客流量激增时,出现忙中出错的情况,第二天早上开店时,我去书店旁边的打印行打印了许多“图书出租条”,方便用印蓝纸,以一式二联方式填写,租书人持一张作为凭条,书店备份一张,方便查找图书去向。
大约两个月后,书店的营运时间已成为既定方案:早上8点至11点,下午6点至9点,由我单独负责打理店务,妹妹从旁协助。中午11点至2点,由爸爸或妈妈轮值守店。下午2点至6点,则由姐姐一人守店。晚上9点,爸爸妈妈接我下班时,顺便向他们汇报当天销量报表。在父母姐妹的轮流帮助下,我这个“老板”职务,好像也渐渐走入正轨。
“行商坐贾诚为信,厚德实干理当先。”这十四个字,是父亲教我的做生意规矩。父母亲曾经选我当书店“老板”之事,虽已时过境迁,如今回想起来。内心深处仍然波澜起伏。那便是我对父母双亲、与姐姐,妹妹无私帮助之下的那一份无言的感激。
如果说,开书店,是城市的一股清流,那么,无论是销售书籍、还是长久阅读书籍,都是以理想、自律、审美,毅力为“融合体”的综合考验,让自己或更多人静下心来,认真品味、思考人生,从而获取更多知识,让人生过得更加积极快乐,也许,这便是父母双亲为我们姐妹仨开设书店的最好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