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3年10月13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16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市人民法院按下信用“修复键”助力企业重焕生机

树立诚信风向标 增添发展正能量

  本报讯(通讯员李雅洁 罗紫一)近年来,市人民法院始终把服务市场主体、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重中之重,依法精准适用失信惩戒措施,对符合信用修复政策、“有履行意愿暂无履行能力”的企业,及时解除失信限制,划定履行期限,给予企业恢复生产经营的时间、空间,同时也督促其积极配合执行工作,全力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2020年,某房地产公司因未依法缴纳人防易地建设费被诉至监利法院,经判决后该公司并未履行付款义务,案件遂进入执行程序。考虑到强制执行措施可能会对该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影响,市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多次向公司告知后果,希望对方能够主动履行法定义务,但该公司仍拒不履行,监利市人民法院遂对该房地产公司采取限制高消费的强制措施。意识到强制措施带来的不便和事情的严重性后,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愿意履行义务。市人民法院了解情况后积极调解,最终双方达成执行和解。经申请执行人申请,监利市人民法院于当日解除对该房地产公司限制高消费强制措施,删除失信信息。

  市人民法院始终秉持文明执行理念,对被执行企业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法院已执行完毕的,及时移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暂无还款能力但有发展前景的被执行企业,积极促成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征得申请执行人申请删除失信信息。今后,市人民法院将继续充分给予失信被执行人改错纠错、修复信用的机会,提高被执行人履行能力,促进履行债务,让曾经的失信者过而能改,残缺的信用恢复如初,助力企业重焕活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