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3年10月20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15版:文学副刊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万载古城焰火千秋盛

  □ 安频

  我有幸跟随朋友来到了闻名的江西万载古城。到达之后,已是晌午,吃过午饭后,一家人逛街买了些土特产,譬如扎粉、枣糕、油卷、剁肉、百合粉等等,土味浓郁,入口香甜。

  我们在夜幕下欣赏古城独有的卓绝风貌。它的美,不那么张扬,却隽秀壮阔、激昂恢宏。千年历史的沉淀,造就了古城的岁月静好。无论是翘瓦飞檐,还是宝塔高耸,均构造美巧,令人叹为观止。

  汉高祖六年,置豫章郡万载古城,这是万载设县的开始。它在行政上属于江西省宜春市管辖,经过历史的风云变幻,现已是万载的“历史档案馆”。万载古城以赣派风情建筑为主,现存明清、民国时期古祠堂、古民居、古街、巷弄等古建筑,保存较为完好,是游客们满足思旧之情的好去处。

  天黑之后,焰火晚会还未开始。古城里最安谧的地方是公益图书馆,我的两个孙子看见书屋十分高兴,推开门进去租书阅读。我环顾四周,只见书屋外墙砖石缝隙间长满了青苔,覆盖住了时光苍老的容颜。一株不知名的藤蔓竟然长出了红色的花,静静地绽放。墙头略显芜杂,却是唐诗中的风景,影影绰绰的光影,似乎藏有很多村头巷口的秘密,不可言说,意味深长。

  我走近万载古城历史文化馆,馆内是民俗的天地,摆着很多桌椅,坐满了人,有嗑瓜子的、聊天的、喝茶的,热闹非凡。戏台上暂时没有人表演,通过大屏幕播放着昔日的经典戏曲。还有开口傩、得胜鼓、花炮制作、夏布织造等等,万载的文化瑰宝,传承有序,数不胜数。

  特别是当地的花炮生产,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其花炮已然成为面向全国、全世界的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据《万载县志》记载:清道光以来花炮已“通行南北、商贾络绎”,可见其繁荣的程度。

  夜幕降临,很多人涌向前去,口里呢喃着:“看焰火去……”我们对烟火都很感兴趣,于是跟了上去。古墙下,站满了看烟火的人们,他们都举着手机拍照。倏忽之间,黑色的夜空上升起了一个小小的红“火球”和白“火球”,“嘭”的一声,红、白“火球”炸开了,火分散成更小的点,消散在空中。紧接着,又升起了一个紫白红蓝的“火箭”,在空中像一根彩柱,停留片刻,又消失了。突然又一声巨响,一朵美丽的烟花绽放出扇面骨架的形状,其韵高贵,其格典雅。接下来,一个又一个的烟花射向天空,展现最美的光影。我的两个孙子看不到高处的焰火,趴在我的肩膀上看焰火的光影,一边看一边大笑,其乐融融,享受天伦之乐。周围的一些小孩子还在大叫,其尖叫声很快被大人们的惊呼声所吞没。我也拿着手机拍下了很多照片,留作纪念。

  放了30多分钟的烟花,我却没闻到硫化物等气味。我问了一位蹲在树下的老伯,他说:“咱们万载早在九年前,就研发了无烟无硫环保烟花。这东西虽贵点,但很有市场。”我恍然大悟。原来任何商品只要愿意改进,还是可以提高环保质量的。万载主要产业是烟花,但却能把民俗、饮食等行业也办得有声有色。通过盘活经济,让武汉、长沙都市圈的人们知道这里的风景,纷纷前来打卡。

  万载之行,使我开阔了视野,不虚此行。也让我有所启示,不管是个人,还是一个大集体,必须奋发有为,才能在时代的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明史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著作权学会会员。)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