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郑红 鲁文
行船荆江河段,沿线可见护滩带伸展开来。两岸绿树成荫,一只江豚从江面跃起,勾勒出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的美丽图景。
全国内河航道生态环保示范工程——倒口窑心滩是长江航道整治史上面积最大、工艺最复杂的干滩守护工程。这里已成为荆江河段生态环境向好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在长江航道部门推动下,长江荆江河段持续开展航道整治工程,工程综合效益日益凸显。
荆江河段位于长江中游,素有“九曲回肠”之称,“驭水战淤”成为航道维护首要任务。长江荆州航道处综合运用整治建筑物、疏浚维护、航道养护等手段,挖掘航道通行潜能,将航道水深由2.9米提升至3.8米,实现了保畅通、保安全、促发展,长江荆州段“黄金水道”潜能得到进一步释放。
截至目前,长江荆州段未发生航行船舶违规穿越整治建筑物而造成船舶搁浅和整治建筑物损坏的情况,航道安全总体稳定。
荆州航道处将数字技术与航道养护深度融合,通过人工智能、数字模拟技术在水位、河床变化趋势中的预测预判,推动航道管理模式优化升级。
通过全面应用数字航道综合管理系统,荆州航道处实现了传统纸质化办公到现代数字化转型,以及数字航道、数字机务应用从2G网络到4G终端全覆盖。为精准高效完成2023年度整治建筑物踏勘,荆州航道处投入无人机设备5套,水空结合、人机结合打破了整治建筑物观测、日常测绘传统的“肉眼”模式。
荆州航道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145”总体思路,深化“三个服务”基本理念,以系统性思维持续完善重点浅险水道维护体系,探索形成长江中下游浅险水道维护治理的“荆州模式”,为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航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