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3年10月27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4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传承前辈精神激励吾辈前行

  去年初,我到桐梓湖保护站时,看到三层楼房十分陈旧,院内地面破损严重,条件十分艰苦。今年,我们小组来到桐梓湖生活工作一周内,能够感觉到保护站的硬件设施提升飞快——院子停车位和绿化带规划清晰,空间利用合理,干净整洁;同时,利用文化墙进行湖长制、禁捕禁钓及保护区宣传。

  桐梓湖保护站保持着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良好传统。虽然桐梓湖保护站条件艰苦、人员不足,但班子成员坚持带队巡查,“5加2”“白加黑”完成局交办的工作。

  夜巡中,我们看到沿路没有路灯,但是湖区仍有一些灯光。向同行的老同志请教后,我们得知,这些灯光来自施工作业单位、住家及偷捕人员,保护站同志能够从这些灯光中分辨出偷捕人员,一方面是保护站同志对环境十分熟悉,能够在白天记住湖区路线和住户方位,这样在夜晚就能减少没有路灯产生的安全隐患,并判断偷捕人员方位;另一方面,保护站老同志们艰苦奋斗、善于观察,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练就出一双“火眼金睛”。

  学习中,我感受到保护站同志对洪湖的热爱和对洪湖保护事业的责任感,这是他们成长和为之奉献青春的地方,对洪湖深厚的感情让他们坚守在艰苦的岗位上,挥洒奋斗的汗水。

  今后工作中,我将牢记桐梓湖保护站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关怀、帮助、支持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岗位职能,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完成各项工作。 (洪湖保护局 潘怡群)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