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湘
贺龙是共和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一员战将,他在历史的重要关头,坚定地拥护党和人民。桑植是他的家乡,那里有他的故居,每年前来瞻仰的人们络绎不绝,深切地缅怀贺元帅。桑植也是红二方面军的出发地。红军从这里出发,为百姓打天下,站在民族解放的最前端。长征是一首壮烈的长歌,而红二方面军谱写了动人心魄的词曲!
贺龙与监利的情缘,是从他登上监利观音洲渡口开始的。他在监利、洪湖站稳脚跟后,与其他革命同志创建了洪湖苏区,后与其他地区的苏区连成一片,简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其中,周老嘴、剅口、瞿家湾等地都曾留下过贺龙战斗的足迹,与之相关的故事,至今仍在老百姓口中流传。
去年秋天,我专程去参观过贺龙住过的房子。房子风格古朴,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贺龙在这里曾住了一段时间,据说附近还有一座小桥,但如今河干桥毁,均无迹可寻了。
湖南桑植离监利很远,有五百多公里,我多次想去,却多次错失机会。这次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与朋友相约,专程前往湖南。
金秋时节,我来到了位于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贺龙故居,带着崇敬之心,我迈着步子走上了贺龙桥,我似乎从来也没有如此正式地欣赏贺龙桥。贺龙桥历史悠久、造型古朴,饱含沧桑韵味。桥内又似凉亭,有长凳供游客闲坐。贺龙桥的原名,已无从考究。人们现在称呼的桥名,是为了纪念贺龙而取的。贺龙曾在此战斗过,还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好事,百姓怀念贺元帅,就将这二座桥改为了“贺龙桥”。一路上,看到络绎不绝来参观的学习团、旅游团、学生群体,人们从内心深处来缅怀贺龙元帅。故居堂屋中有贺龙元帅的坐姿像,威武雄壮,精神爠烁。
我在参观贺龙纪念馆时,瞻仰了广场上的贺龙铜像。进入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大厅正中,贺龙元帅的白色坐像,庄严肃穆,令人敬仰。在玻璃展览柜里,我还看到了贺龙元帅用过的镰刀、梭镖、火铳马刀、草鞋斗笠、短枪皮带等实物,一下子便把我带到了烽火燃烧的岁月。一面墙上有书法家袁礼门撰写的一副对联:“云程万里,名贯九州,自湘西开拓以来超古越今惟老贺;青史千年流芳,当锦城转战之际,骞旗斩将似生龙。”对联高度评价的贺龙元帅一生的功业。有一块红色匾额:“兴盛番族”,是贺龙元帅写给中甸归化寺的。字体雄浑有力,展现了他的粗犷性格。在题为“挽救危局”的系列图片里,我看到了一张贺龙元帅走在洪湖苏区大堤上与群众见面的老画,这幅画引起了我无数关于贺龙元帅战斗故事的记忆。贺龙元帅的雄心壮志,历尽磨难,并未屈服。贺龙元帅留给后人的是感人的史实,他的精神永不会磨灭。
这次参观,让我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贺龙元帅率领千军万马征战南北,为了人民的利益,在刀山火海里打出一条路来。他始终守着初心,为了民众的解放与国家的独立,愿意奉献出一切,贺龙元帅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