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3年12月08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15版:文学副刊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大蒜苗苗

  □曾繁华

  土地贵于黄金。我家有幸得到邻居的两厢地,种上蔬菜。我喜欢在空闲时舞弄菜地,经常去菜地播种、育苗、施肥,也在那里产生写作的灵感。

  十月,小阳春色撒遍菜地。那些早白菜、萝卜、茼蒿、坨菜、香菜等蓬勃生长,绿茵葱葱。前不久,我种下一小块大蒜,可能是种迟了吧,可能是种子不全生吧,到了立冬过后,还是那么稀稀疏疏的几根,叶片瘦而不肥,迟迟不得“发身”。与人家的大蒜对比,还是几根像“癞子毛”一样单薄。

  再看那些早播的蔬菜,齐心白菜、萝卜、香菜等,到了小阳春,它们长势正旺,一片葱茏,一片喜人。再看邻居的几块大蒜,根儿粗壮,叶片肥厚。经常见到邻居扯着一大把大蒜,在手里甩甩,掐掉黄色的尖叶,撕去外面白色的粗包叶,再去水里一根根地洗净。一把白白胖胖的大蒜真惹人喜爱。这可能是抓住了一个“早”的缘故。我的那头大蒜还是种迟了,尽管大蒜的生命力很强,但种得迟长势就慢。

  眼前地一片翠绿,蔬菜丰收在望。曾记得,我趁秋天的燥热去换茬种菜,扯掉老去的茄子、辣椒、豆梗,或犁或挖,翻耕田块。施底肥,播种子。干燥时,田块普遍施水。栽秧苗时,蔸蔸点水。播种时菜,收获希望。

  种好了蔬菜,改善我家的伙食,增加了餐桌上的“五味调和”。要做菜了,我时常下菜地去采摘时令菜,掐些苔菜、茼蒿,扯回香菜、萝卜。那手上的清香时而扑鼻,沁入心田。要煮面条了,放上一把小白菜,或是几根香菜,或是一把大蒜,加上几个荷包蛋,这鸡蛋面还真香味可口。

  每次下到菜园择菜,不经意间脑子里冒出一点感悟,自诩为“生活点滴”。那就是一个“早”。早种才能早收,早种才能丰收。黄瓜也有两头俏。早字当先,抢抓机遇。早一搏,晚一搏。但“早”比“晚”要好。

  每遇生活琐事人们总是说要抓早字。“早”字的优势就贯穿在日常生活之中。庄稼作物要早。种菜的老农说,趁天气好、气温高抢早播种,到天气冷了,蔬菜的生长就缓慢了。抢时,抢温,抢先。“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一个“先”,一个“早”,这是一对近义词,也相互联系。“早”的优势一言难尽。

  我也联想到教育。教育培养孩子也要早啊。早教养,早培育,早接触,早衔接。这个“早”就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是一种敦促,一种勤奋。我要求自己“早”,也教育孙儿要“早”。早起的鸟儿捉虫多。从而培养他们遇事要早行动,难事早做,难事先做,养成“早”的习惯。

  我还想到“早”的诸多方面。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也是早作为好,早先预防,早打招呼,早动手,早完成。“早”,要克服惰性,不能等待观望;“早”,要勤奋,要积极主动“早”,要有紧迫感,抢先做好,走在前列;“早”,要有预见性,按客观情势预先设计,未雨绸缪。

  冬阳下,那些早种的庄稼作物油光发亮,正吮吸冬天的甘露,沐浴冬日的暖阳,一个劲儿向上长。人生的追求也要抓好一个“早”,让“早”到的阳光温暖自己,温暖一个家庭,惠及一个群体,播撒一个社会层面! 早领先,“早”行天下。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