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贵
时值冬日,街上的桂花树还是一身青翠,小城大街小巷一如秋天,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桂花淡淡的香味。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看着这冬日里的桂花树,记忆里不觉又回想起那首“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举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的模糊旋律。长大后才知道,桂花不只是八月开花,桂花树种类繁多,是种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优良树种。桂花清香绝尘、浓香远溢,尤其到了每年的仲秋季节,街边一树树淡黄色的金桂、橙黄与橙红的丹桂、银白色的银桂一同绽放时,桂花那浓浓的郁香,几乎渗透进小城每个空气分子,让每个路人的心里会陡然生出一种难以言状的惬意和浪漫。
儿时,对桂花树并没有什么清晰记忆。村子里每家的台前屋后,栽种的都是些生长周期短,树干可以制作农具家具,枝叶可以烧火做饭的杨树、柳树。偶尔也有几家栽种几棵能开花结果的桃树、李树,让家中的老人、孩子能打打牙祭,大部分家庭是不会去栽种这种既不能吃、更不能用,只在电影和歌曲里看过、听过,闻闻花香的树的。
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有幸进城工作,走在小城的大街小巷也全是栽种的那种高大、粗壮、茂盛的梧桐。偶尔在街头巷尾或某个单位的院内、屋前,看到形只影单的一棵两棵我并不认识的桂花树时,那也是难得一见的稀罕之树,而此时在朋友或树主人的介绍下,那矮小叶茂的桂花树上密密麻麻金黄色的小花蕊却散发着浓郁的花香时,此时桂花树才在我的心中有了深刻的印象。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小城步入快速发展的新时代。那条陈旧、弯曲、窄小,由西向北的老街道开始向城东郊区延伸,接着几条纵横交错、宽阔、笔直,且很有现代化气息的大马路在新城区初步形成,新建的宽阔街道把紧邻城区的两个乡镇连通起来,城市面积一下扩大了几倍,更有现代城市的味道了。
新城区街道宽敞、明亮,两旁绿化带栽种的树也不再是梧桐与樟树了,而是一些玉兰、银杏、栾树。当然,那常年青翠、四季飘香的桂花树也就成了马路边随处可见的绿化美化街道的宠儿。连老城区原来那些粗壮的梧桐树也逐渐地被香樟树、栾树所取代。梧桐树除了偶尔还能从城市新修的公园或不太显眼的后河边能见到外,几乎很难看到它的身影。
街边掺杂在银杏、栾树、玉兰等树中的桂花树除了略显矮小而不足外,却是唯一四季常青的绿化树种。春天,长出的许多新叶,虽然有点细小,但是生命力却很旺盛;夏天时,新长出的叶子已经变大、稠密,严严实实,密不透风。
秋天,是桂花树一年中最有魅力的时候。每年的这个季节,桂花树便开始肆无忌惮地展现它的芬芳。满城的桂花树,似乎是一夜之间开满了米黄、金红或乳白的花蕊,在茂密的枝叶间吐出一阵阵浓郁的,沁人心脾的花香。行人路过树下,都会驻足观望。
冬天时,万物都已睡去。也许今年是暖冬的原因,一棵棵低矮却茂盛的桂花树依然碧绿青翠,在风中挺直腰杆。一朵朵细碎的淡黄色桂花花蕊,在茂密的叶儿间,依然散发着淡淡的花香,尽管这花香已不如秋天那般浓郁与沁人心脾,但小城正因为有了这缕淡淡的清香,寒冬里才显得生动、活泼、俏丽,让人心生愉悦。因为有了这清香,小城的冬天才平添了许多温馨,连阳光也变得温暖、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