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 鹏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关于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是这一思想的有关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当前,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正确把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只有弄明白为什么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全面把握、深刻认识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认清抓好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我国开展的具有社会主义鲜明特点的、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其根基就在于人们现实的社会生活及其实践中,它通过开展在道德品格、科学知识和文化涵养等方面的教育和建设,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进行引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发生全面、深刻、根本性的变化。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和实践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四下基层”,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社区、进小区、进楼栋,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真正让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基层、走进群众。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大力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广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公益、文明旅游等宣传实践活动。
为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社会环境
“要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将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更是一项合民情、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惠民工程。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建设整洁优美、清新靓丽、文明现代的美好家园,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要巩固拓展创建成果,就要坚持系统观念,按照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指出的“运用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和方法,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注重典范引领,进一步完善常态化创建机制。
(作者系荆州市沙市区崇文街道党工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