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23年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2024年1月1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简称“五经普”)将进入正式登记阶段。
今日起,市统计局联合本报开设“聚焦‘五经普’”专栏,报道我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进展,介绍相关普查知识。
本报讯(记者刘娟 通讯员何璋)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正式登记将于明年1月1日全面启动,普查员将深入我市第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及个体经营户开展现场登记。
按照《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规定,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分别在逢3、8的年份实施。今年,我国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了解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基本情况、组织结构、人员工资、生产能力、财务状况、生产经营、能源生产和消费、研发活动、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活动,以及投入结构、产品使用去向和固定资产投资构成情况等。
据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相较于以往的经济普查工作,此次普查将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主要采取网上填报与手持电子终端现场采集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也支持普查对象通过网络自主报送普查数据。希望广大普查对象认真配合普查,如实申报普查内容,依法履行责任和义务。
据了解,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全国经济普查与人口普查、农业普查共同构成我国三大周期性全国普查项目,被称作给经济做“体检”。此前,我国先后在2004年、2008年、2013年和2018年开展了全国经济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