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长江镍业于2011年引进。项目尚未建成,便由于原材料铁矿石大幅降价等市场因素,投资商资金链断裂导致搁浅,企业债务缠身。
“这是盘活专班成立后处置的第一个项目。”罗幸福和专班人员深入研究制定盘活方案,由荆发控股集团作为债权人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对长江镍业进行破产处置,2021年5月该项目土地挂网拍卖。
围绕该地块的二次招商同步进行。荆发控股集团与荆州市港务集团、荆州市地方铁路公司共同组建荆州临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专门运营铁水联运项目。2022年1月,荆州临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成功摘得该地块。
善用平台公司接下矛盾、化解矛盾,无问题后出让土地,用市场化手段唤醒“沉睡”土地,实行“先收储再二次招商”,是经开区盘活项目的一大有效举措。
“解题”的方法是多样的,根本是法治化。这其中,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沙市区人民法院发挥了大作用。
原正博革业占地200亩,涉及数千万元银行抵押、约2亿元民间借贷,因经营不善企业于2014年破产。债权人组建债权委员会后,以低价将厂房租赁给一物业公司经营10年,物业公司将厂房装修后转租给若干个体户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各方利益纠纷不断。
盘活专班2020年介入。“这个项目涉及到较多民间债权人,各方压力巨大。”罗幸福记得,盘活专班介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银行、民间债权人开会协商,清退物业公司,拍卖土地和企业资产,尽可能挽回各方损失。
问题的焦点在“地”,要解决地的问题,首要是清退现有的租赁个体户。依法行政成为清退工作的重要标志。
早在盘活专班进驻前,经开区已经启动“散乱污”企业集中整治行动,整治“小、散、乱”经营组织。罗幸福说,部门依法行政,让这些经营组织看到了经开区盘活这一项目的坚决态度,最终租赁户逐一退场,物业公司离场。随后,专班与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沙市区人民法院开展府院联动,公平公开公正地开展清退、清算评估、拍卖等流程,将土地挂网,最终由荆发控股摘牌。“通过盘活这一项目,我们不仅收回土地,还拿回了曾经借给企业发放员工工资的数百万元借款。”
永康生物荆州工厂与正博革业原本是“邻居”,同样于2014年陷入停产僵局。永康生物荆州工厂被集团总部抵押,其中最大一笔债权被层层转卖给厦门某公司。债权公司在永康生物总部所在地起诉后,案件一直没有进展,不得已向经开区求助,并在荆州再次起诉。
“我们与原永康生物负责人及该公司多番协商,最终达成一致。”罗幸福说,今年4月接手,11月该案已终结,土地拍卖款部分用于偿还债务,部分用于发放拖欠职工工资,各方都表示满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项目所处的情况都不相同,每一次盘活都是一次挑战。”
为了防止闲置土地“边治理边生长”,经开区正建立从项目招引到投产的全周期服务管理模式,通过严格的“事前审查”“事中服务”“事后监管”,适时启动处置和退出机制。
破立并举
拓展空间提升能级
3年来,一批盘活的项目、企业,为经开区发展腾出空间,也为产业提级奠定基础。
“经开区要全力构建以智能装备为首位产业,化工新材料、纺织印染为特色产业的‘1+2’产业发展格局。”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明宇说,在奋进千亿园区的进程中,通过清理低效闲置用地、清退“僵尸企业”等方式,破解土地要素制约,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为园区腾挪出发展空间。
将项目盘活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将土地集约与产业集聚相融合,经开区不断优化产业布局。
原长江液晶项目地块盘活后,在政策引导和市场化运作下,分别引入万朗磁塑和四维包装两家企业。“过去每条生产线需3名工人,现在6条生产线只需2名工人。”作为美的冰箱荆州工厂的配套供应商,万朗磁塑入驻新厂区后,大力推进智能化生产,产量迅速提升。
原正博革业、永康生物荆州工厂及周边多个低效项目被清退,腾地380多亩。按照“平台公司建园区、高校引项目带技术”共建模式,经开区在土地上规划建设高技术含量的纺织印染产业示范园区,打造荆州纺织印染产业绿色集约发展的样板。
湖北石创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不断提高经开区半导体产业高度。
昔日的“僵尸”厂房被盘活,联仕化学、兴邦管道、中和国元、信义工贸等一批重点项目、企业落户,新企业发力,突破“卡脖子”技术,提高产业“含金量”,填补产业链空白,拓宽产业发展赛道。
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促进企业集中、要素集聚、产业集群。金茂源华中表面处理产业园、白色智能家电产业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一批集群式发展的产业园区建成投用,企业“拎包入住”,实现“工业上楼”。
今年以来,经开区还紧锣密鼓进行了一系列布局:围绕全市“一主两副、七个组团”空间布局,谋划建设智能制造组团、现代化工组团,构建“一带两核四节点”产城空间格局,推动与主城区功能互补、协调均衡发展;在全市率先发布 《推进产城融合集中高质量发展三年(2023-2025年)行动方案》,明晰城镇开发边界和工业用地保障线,引导产业项目向保障线内集聚,科学、精准落实全区用地布局和指标控制,做到建设用地和能耗排放“减量”、空间效益“增值”。
激活的土地,释放空间;闲置的厂房,焕发生机;集聚的资源,放大效能……这一次,经开区较真碰硬,腾笼换鸟,推进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让寸土生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