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全市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3亿元、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1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6.2亿元、增长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4亿元、增长9.3%;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3亿元、增长6.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0831元、24302元,分别增长6.0%、7.5%。
坚定不移抓产业 重培育发展基础越来越坚实
工业势头强劲。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6.3亿元、增长5.4%,其中淡水产品加工、装备制造、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分别完成产值54亿元、86亿元、8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5%。完成工业税收9.2亿元,其中税收过500万元企业新增15家、总数达32家,税收过千万元企业新增10家、总数达18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家、“瞪羚企业”7家。华贵食品入选省上市后备企业“金种子”。力拓装备获评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新滩经合区化工园区成功通过全省第一批化工园区合格认定。在全省31个重点工业县“赛马制”综合评价中居三类县市第一方阵。
农业稳产增效。坚决守牢全市110.53万亩耕地和101.5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建成高标准农田7.2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44.2万亩以上,总产量达67.9万吨、增长5.2%,创五年新高。水产品总产量达44.1万吨、增长4.5%,其中螃蟹产量7.9万吨、位居全省第一,小龙虾产量14.8万吨、位居全省第二。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完成98.8亿元、增长11%。万全镇获评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洪湖莲藕入选全国“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万农水产成为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汇裕禽类获批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成全省最大的“稻—再—油”轮作试验示范基地,华中农业大学首个再生稻县市专家工作站落户洪湖。
服务业繁荣发展。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76家,创历年新高。精心举办直播电商节、“共唱洪湖水 同品洪湖味”等活动,话题浏览量超1500万,助推“洪湖味道”强势出圈。电商从业人数达1.4万人,实现网上零售额40.2亿元、增长20.7%。进出口总额达11亿元、增长16.4%,石化装备制造企业“一带一路”首次自营出口。持续擦亮文旅品牌,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入选“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夏日荷花休闲游”入选“2023年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线路。全年接待游客71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6亿元,分别增长29.6%、25.1%。
坚定不移抓项目 优环境发展动能越来越强劲
有效投资持续发力。共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38.73亿元、国债资金8.98亿元、政府债券资金19.34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券12.15亿元、增长34.4%。市场融资到位资金15.77亿元。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合同引资额660亿元,项目招引数量、体量、质量全方位提升。预计工业投资完成75.2亿元、增长39.4%,技改投资完成28.9亿元、增长39.7%。实施重大项目138个,闲庭科技、杰精精密等22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长利玻璃二期迁建、瀚城智谷科技园等重大产业项目进展顺利。
科技创新持续突破。入选省第四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获评省级首批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示范县域。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4.7亿元、增长34.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52亿元、增长15%,占GDP的13%;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144%;知识产权质押融资7100万元,位居荆州第一。荆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达27家,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1家,省级创新平台9家。湖北省洪湖莲藕产业技术研究院顺利获批。主城区和三大园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新增“上云”企业20家、总数达137家。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严格落实奋力打造全省营商环境新高地46项任务,新增减税降费2.7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亿元。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全方位开展“局长走流程”和集中帮办代办活动,减跑动、减时限、减材料免提交比例分别达94.8%、95.1%、100%。大力开展先行先试创建,“一站式企业维权”“用地清单制”等11个事项通过省级先行区创建试点验收,“探索建立纳税人诉求快速响应服务有效供给机制”入选国家试点项目。稳步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全市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9825户,新增“四上”企业112家、创历史新高。
坚定不移抓统筹 提品质发展格局越来越优化
城乡建设一体推进。完成城乡基础设施投资32亿元。高标准改造84个老旧小区,惠及群众3203户。城区污水管网二期、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城市防洪排涝等21个补短板项目加快实施。全面落实综合性民生支持政策,奖补政策资格认定2968人。改造升级88.6公里城市主干道,54.8公里农村公路、158座公路危桥,打造200公里“四好农村路”。戴家场镇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乡镇。110千伏大兴变电站投产送电。小微企业220千伏安低压接电容量在全省率先试点。下内荆河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沿江引水灌溉等项目加快建设,东部片区饮水安全提标工程完工受益。成功获评全国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统筹安排2.95亿元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脱贫户比例达100%,年人均纯收入18899元、增长11.3%。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建成1个县级共配中心,7个镇级综合服务站,242个村级综合服务网点。瞿家湾镇成功创建美丽城镇省级示范镇,乌林镇获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下丰岸村入选中央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
生态保护纵深推进。总投资16亿元的洪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快建设,总体形象进度达59%。制定实施《洪湖市洪湖水质改善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方案》,聚焦农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十大行动,完成449个入河排污口,150个入湖排污口整治、2356户厕改、2.18万亩养殖尾水治理。17个国省市控制断面水质优良率高于考核目标值。大力实施“五源共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居荆州前列。新增绿化造林1.2万亩,老湾回族乡、小港管理区获评省级森林城镇。
坚定不移抓民生 保稳定发展成果越来越普惠
基本保障坚实有力。全市各类民生支出47.1亿元、增长16.1%,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9%。8件人大代表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顺利完成。建成零工驿站3家、服务网点23个,城镇新增就业10970人。市镇村医保经办服务一体化体系建设,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全面完成。城区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养护大楼、新滩镇福利院等项目建成投用,完成325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模式改革入选省服务类救助典型案例。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兜牢兜实,累计发放低保、残疾、高龄、优抚等各类补助资金2.2亿元。
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新增学位2650个。戴家场、龙口等乡镇中心幼儿园、实验小学改扩建项目建成投用;老湾回族乡中心学校教联体建设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洪湖一中2023年高考综合评价居荆州第二。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新增医疗床位629张、总数达4405张;人民医院肿瘤综合治疗中心、慢性病管理中心综合楼、中医院门急诊大楼加快建设;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文体事业蓬勃发展,花鼓戏《利剑出鞘》获首届楚文化节最高奖,群众艺术馆、城市书房等项目稳步推进;成功承办第25届中国大学生篮球一级联赛附加赛,洪湖健儿在荆州市第六届运动会上摘得59枚金牌。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稳居荆州前三。
社会大局平安稳定。扎实开展重大安全生产隐患专项整治2023行动。工贸领域有限空间整治“四到位”经验在全国推广。国家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水上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加快建设。深入推进“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89个。吴王庙村“五心”调解典型案例入选全国司法行政案例库。深入开展公安改革,持续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强力推进清剿毒品专项行动,全市呈现发案数下降、破案率上升的良好态势。
坚定不移抓落实 强担当自身建设越来越扎实
坚持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6件、政协委员提案65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全面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连续3年降低公用经费标准,集中财力兜牢“三保”,财政管理绩效考核居全省县级前20名。加强对重要领域、重点资金和重大项目的审计监督,节约政府投资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