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1月05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18版:两会特别报道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4年工作建议

  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财政总收入增长11.2%、力争14.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8%、力争13.1%,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能耗强度下降完成省市下达进度目标。

  六个方面工作重点

  重点之一:坚持以产业集聚为支撑,壮大工业经济扩大招商战果

  深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优化驻点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精准度。持续提高签约项目落地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产率,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1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3个,协议引资700亿元,全年开工项目48个、投产32个、实际到位资金38亿元。推动产业集聚。全面实施主导优势产业倍增计划,持续推动“1+2+1”主导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围绕打造优质大米、特色水产、面点、生猪4条全产业链,加快温氏晶宝、浩搏水产等项目建成投产,支持以诸神食品为龙头的“毛市佬”面点产业园建设,力争农产品深加工业产值达到110亿元。支持生态铝产业创建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加快玖龙纸业二期三期、南桂铝业二期项目建设,实施生态铝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回归工程”,力争轻工建材业产值达到125亿元。支持一半天制药加快主板上市步伐,服务造福药业、一半天制药三期、合微药业建成投产,力争生物医药业产值达到38亿元。

  重点之二:坚持以人口集中为导向,提升城市能级

  完善城市功能——

  加快推进以中心城区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8%左右。完成城西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工业园路(沿江大道—监利大道)雨污分流、城区排水易涝点治理工程。畅通城区路网,确保庞公路建成通车,实施工业园路和红军路综合改造、实中路北端通道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00套,改造老旧小区58个(片)。

  提升管理水平——

  更加注重智慧化,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尽快实现政府职能部门“一网统管”全覆盖。更加注重细节美,深入推进市政设施管护、园林绿化管养、市容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大“两违”整治力度,提升重要区域、重要节点品质。建成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厂,适时启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等项目。更加注重舒适度,新增公共停车位3000个,新建充电桩120个。

  改善交通条件——

  积极融入《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继续做好仙洪监铁路、监华高速及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武监高速西延工程前期工作,启动武监高速柘木互通工程、随岳高速白螺开放式服务区改造。加快完善内部交通干道,建成县乡公路32公里。启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提档升级农村公路115公里,支持毛市镇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提升水运服务功能,启动白螺物流港二期、杨林山新村散货码头建设,建成监利港区公务码头。

  重点之三:坚持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加快乡村振兴

  差异化打造镇域经济——

  结合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对标镇域发展分类体系,完成20个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实施“四上”企业培育提升工程,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限上商贸企业55家以上、规上服务业企业10家、资质以上建筑业和房地产企业5家。

  特色化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推进农业设施化、园区化、绿色化、融合化、数字化,建成监利现代化农业展示中心,确保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达标。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新建高标准农田12.7万亩,确保全年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260万亩以上、总产量超过129万吨。推进种养模式升级,建成小龙虾和黄鳝苗种孵化基地1500亩、标准化养殖基地20万亩以上,创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点5个,改造中小规模养殖场200户,确保水产品总量达到31.5万吨,力争生猪产能恢复到80万头。支持恒泰农业、银真米业申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全力实施“监利大米”品牌创建“八个三”工程,建成优质稻核心基地5万亩,辐射带动优质稻种植40万亩,培育优质稻头部企业3家、示范引领水稻专业合作社20家,举办第二届大米品鉴会,争取把“监利大米”品牌打造成“江汉大米”品牌的主版块。加快农产品集散交易分中心建设,建成冷链物流调度中心、电商展销中心、智慧农业数据中心。

  融合化建设和美乡村——

  常态化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改造农村厕所5500个,进一步规范宅基地管理,积极打造和美乡村示范村50个、示范带10条,构建干净、整洁、有序的乡村空间。扎实开展庭院经济扩面提质行动,盘活农村闲置土地500亩,打造庭院经济示范村10个,把更多“方寸地”建成“增收园”。加快推进110千伏东风变电站、35千伏东荆变电站建设,完成1.02亿元农村电网改造投资,进一步提升供电保障能力。

  多元化推动强村富民——

  加大对脱贫、低收入群众的监测帮扶力度,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深化村集体“三资”治理,稳妥清收村级债权,增强集体“造血功能”;积极争取中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利用集体闲置资源、产业发展资金,支持村社企合作、强村带弱村,逐步推广“一社联百村、支部联万户”联农带农富农利益联结机制,力争年收入过20万元的村(社区)达到70%、过10万元的超过90%。

  重点之四:坚持以要素激活为引领,厚植竞争优势深化改革创新

  加快国有经营性资产整合划转,做好城发集团企业架构、绩效考核等改革“后半篇”文章,提高资源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力争资产规模达到400亿元、营业利润达到1亿元、贡献税收8000万元。全力创建省级创新型县市,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和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3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创新平台1家。深入推进数智赋能,培育5G全连接工厂1家,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1家,新增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5家,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持续推进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建设。

  释放消费潜力。大力发展节会经济、夜间经济、体验经济、路衍经济,加快电商与产业融合发展,实施电商创业带头人培养引进计划,培育电商企业10家以上,打造电商孵化园3个、电商小镇2个,实现电商零售额增长10%以上。

  优化营商环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简化流程、减费让利,新增贷款50亿元以上、存贷比保持在50%以上。

  重点之五:坚持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守牢发展底线

  更高水平抓好长江大保护——

  深入开展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强化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切实巩固长江岸线管控成果,完成植树造林1.98万亩、森林质量提升工程2万亩。全面完成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确保高标准通过验收。深入落实河湖长制和长江岸线管理员制度。

  更大力度推进污染防治——

  全面实施洪湖水质改善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建立水质改善攻坚重点项目清单。强力推进上游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治理,新建城区雨污管网12公里、工业园区雨污管网7公里,排查整治缺陷雨污管网42公里,完成上游污染源生态治理、子胥河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推动乡镇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完成洪湖西岸入湖口环境治理及湖滨岸带生态修复,整治6个重点入湖排污口,实施集中连片池塘改造和养殖尾水治理2万亩以上,确保国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更快速度补齐水利设施短板——

  完善防洪排涝体系,完成半路堤泵站扩建主体工程,启动沙螺闸拆除重建、朱家渡闸除险加固工程,争取三洲围堤、新洲围堤等民垸堤防整险除险项目落地。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启动洪排河综合治理、螺山干渠整治、老内荆河综合治理。提升饮水安全保障能力,完成朱河中心水厂二期主干管网铺设、汴河及棋盘主干管网新建、红城中心水厂增容延伸工程。

  重点之六:坚持以普惠共享为目的,增进民生福祉

  筑牢社会保障体系——

  持续实施就业提升计划,大力推动零工驿站建设,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新增各类就业5750人。深化劳务品牌创建,力争新增省级劳务品牌2个。持续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保障被征地农民、上岸渔民等特殊群体的保险权益,不断巩固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全面落实城乡低保、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孤儿和残疾人补助等政策。顺应人口老龄化趋势,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争创全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学校,提档升级3个互助照料中心。深化殡葬改革三年行动,启动城东生态文化园二期工程。

  推进公共服务共享——

  积极发展公益普惠学前教育,实现学前教育公办园幼儿占比达到50%、普惠园幼儿占比不少于80%加快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扩面提质,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录取率。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逐步将民办义务教育规模占比压缩到5%以内。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争取市人民医院内科楼建成投用,基本完成市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综合楼、传染楼装修工程,启动市人民医院医技楼、市精神病医院扩建、市二医院医养结合等项目,力争创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省级卫生城市。加大三孩生育宣传力度,不断优化生育配套支持政策。繁荣发展文体事业,稳步推进周老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等革命文物保护修缮,加快市文化中心系列场馆布展建设,加强图书馆运行管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推进禁毒人民战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盗抢骗”等突出违法犯罪,确保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永葆信念坚定的忠诚本色

  强化依法行政的法治思维

  锤炼真抓实干的高效作风

  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