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经济运行进中提质。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5亿元、增长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13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24亿元,分别增长2.5%、20%、6.6%、9.8%;新增“四上”企业145家。
发展潜力加速释放。招商引资创历史新高,新签约项目122个、协议引资623亿元;新开工项目241个、增长37%,全市第一。
公安气场持续升腾。获评全国首批综合减灾示范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超级产粮大县,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复审;连续两年实现中部百强进位。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工业经济育新赋能。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总量达184家;新增工业用地2291亩,盘活闲置低效用地610亩。
农业大盘基础稳固。粮食产量突破18亿斤,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2万亩,冬闲田扩种油菜7万亩;深耕种业“芯片”,杂交水稻育种核心区增至2.2万亩。
商贸消费恢复向好。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04家,实现电商零售额8.28亿元、增长38%。
开放开发步履坚实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审批服务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比例均超过50%,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整体压降60%,营商环境综合评价有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创新活力不断增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70家,新获授权专利476件。
重点改革不断深化。“三块田”经验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居间服务深化拓展,村集体经济收入过100万元村达26个、过50万元村达74个。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新建公共停车泊位1800个、充电桩150个、健身场所5处、标准化农超5家;点亮“瞎子街”48条,消灭“泥巴路”12条,打通“微循环”15处,黑化背街小巷46条,改造老旧小区53个。
区域联通步伐加快。武松高速公安段、多式联运、章田寺大桥进展顺利;207国道改扩建即将通车;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和美乡村气质彰显。入选全省和美乡村示范县,创建美丽庭院258个;塑造“家在公安”三乡人品牌。
流域治理全省示范。编制完成《公安县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崇湖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
生态底色更加靓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全市前列;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民生福祉更加殷实
社会保障提标扩面。脱贫攻坚和成果巩固工作连续7年获评全省优秀;城镇新增就业1.25万人。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改善64所学校办学条件,新增学前、义务教育学位570个,三袁文化“五个一”工程深入推进。
社会治理有力有效。以“共同缔造”推进“六无村居”创建,全县刑事、电诈案件发案数分别下降35%、36%,信访总量下降16%。
自身建设成效明显
领办社情民意179件,推动41项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办结人大代表建议47件、政协委员提案53件,满意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