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再到“十优十差科室评议”和“红黄牌管理”的“靶向化”监管,每一项措施都直击营商环境优化的关键。“跨省可办”“非接触式”“一业一证”,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放宽,降成本“组合拳”稳健有力。“清单式”分解任务,“沉浸式”体验推进、“滚动式”调整完善,一批富有创新性、可复制、可推广的“荆州样板”应时而生。这些“硬措施”,解了企业的急,暖了群众的心,拉近了政府与企业、民众之间的距离,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荆州成为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的投资高地。
荆州的实践证明,优化营商环境不是一句空话,不是制定几条政策、喊喊口号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抓落实、抓成效、持之以恒地坚守和与时俱进地调整。只有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真正站在市场主体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找到优化营商环境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荆州的成功也说明,只有不断提升软实力,才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城市竞争力不再仅仅依赖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硬实力,更在于政府效率、市场环境、文化氛围等软实力的较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春风化雨、万物勃发。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荆州成功吸引众多百亿项目落户,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也持续领跑全省,营商环境的“软实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硬”发展。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每一次努力、每一次探索、每一次提升,都充分体现市委、市政府以“硬措施”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的决心和勇气。我们深信,只要坚定地走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道路上,百折不挠、久久为功,荆州未来发展必将如一幅壮丽画卷,色彩斑斓、绚烂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