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2月23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10版:文学副刊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京胡飞歌

  □ 陈安雄

  京胡演奏者骆一生,出生于三官殿一户破落商人家庭,小学毕业后参加工作。他脑子灵活,秉性聪明,热爱学习,工作积极,写得一手好字。工作中,刻钢板,搞油印,任文书,写材料,很是努力。

  工作之余,利用业余时间练习书法,模仿画画,拉二胡,唱花鼓,孤芳自赏,自娱自乐。诸多业余爱好中对二胡情有独钟,如痴如醉,胡不离身,相依为伴。殊不知,演奏二胡必须能简谱,懂乐理,会韵律,抑扬顿挫,把好节奏,否则,不能入门。骆一生攒下零花钱,买来一把二胡和音乐读本,聆听录音,观看演出,学习乐谱,掌握基本知识,一切从头起步,看着曲谱练习。久而久之,能够单独演奏,以至边拉边唱,运用自如。年复一年,日积月累,技巧娴熟,脱稿而就,逐步出道,欣然登台,充当演员角色,融入表演行业。经常随同文艺宣传队参加节日盛会公演,或下乡义演,或出场堂会,或特邀独奏,受到广大观众喜爱、欢迎。

  骆一生能够表演京胡、二胡、板胡等多种乐器,伴奏的剧种有京剧、楚剧、花鼓戏、皮影戏等,剧目有《站花墙》《秦香莲》《白扇记》《平贵回窑》《打渔杀家》《二堂审子》《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经典作品和诸多折子戏。剧种不同,调门各异,念唱做打、喜怒哀乐,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其旋律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储存在脑海里,拉之即来,如行云流水,源源不断,悠扬婉转,沁人心脾。

  走进骆一生家里,松香味道扑面而来,音乐气氛满屋四溢。举目张望,但见墙上悬挂着5把京胡,案头堆满乐谱,枕边摆着录音,面壁见字画,充耳听琴声。实可谓胸怀俞伯牙,情系钟子期,进出皆琴友,往来无白丁,房间虽简陋,格调何高雅。一有时间,就拉起来,京胡飞歌,余音绕梁,看着注目,听者会神。皆曰:以京胡为伴侣,把戏剧当益友,情同手足,相依为命。

  为了提高演奏水平和技巧,确定重点,主攻京胡,把演奏京胡放在首位。买来京胡演奏的各种书籍和资料,聆听京胡录音,认真观看中国京胡之首燕守平和著名京胡演奏家李祖铭的伴奏表演和独奏演唱会,一有机会,绝不放过,废寝忘食,目不转睛,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拜能者为师,取百家之长,追求阳春白雪,融入下里巴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外行到内行,从娴熟到精通。为了伴奏各个剧种和各类剧目,他掌握了A、B、C、D、E、F、G七种调门,以及皮影戏的男迓腔、女迓腔、男悲腔、女悲腔,无所不会,无所不及。

  当前,地方剧种花鼓戏,盛行于监利、天门、潜江、仙桃等地,流传于广大农村,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如鱼得水,无论何地何时,只要有花鼓戏演出,都要起早贪黑,徒步前往观看。因此,为花鼓戏伴奏成为骆一生出场的主要对象,而且成为花鼓戏伴奏的第一人选。每逢节假日、庆典、盛会等大型文艺活动,都有花鼓戏为之捧场,锦上添花。花鼓戏演出,既有官办,也有民办;既有群众集资合办,又有广告商、企业家独资赞助;既有大舞台,又有小舞台。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声势浩大,场面壮观。骆一生演奏京胡,名噪一时,享誉一方,好事传千里,京胡歌飞扬。除充当本县戏剧票房伴奏的常客之外,更有洪湖、仙桃、天门、潜江等地慕名而至,邀请他去为演出伴奏,视为座上宾。热情款待,迎进送出,天籁之音跨越县界,独领风骚,不胜风光。

  一把京胡走四方,传承文化当桥梁,不为名利作贡献,以此为乐享荣光。骆一生一辈子视京胡为生命,把戏剧当食粮,这是他毕生的追求,也是他成功的梦想,不愧为监北第一把京胡和传承戏剧文化的引路人。但愿他京胡之春常在,戏剧之魂永存。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