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3月27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6版:书香荆州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苦涩里流淌出的人性温暖

——读梁晓声《年轮》有感

  □ 纳兰泽芸

  我一直非常喜欢梁晓声的作品,可以说,在中国老一辈作家里,梁晓声是我最崇敬的作家之一。

  每一次读他的作品,我的内心都会涌起温暖的波澜。尤其是他的那些小说,每一部都给予我灵魂的震撼,里面始终流淌着的是脉脉的人性温暖。

  《年轮》这部长篇小说尤其如此。

  读完《年轮》这部小说,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到里面充满了理想主义。然而,思想是理想主义的,现实却是很不理想的,甚至是苦涩的、痛楚的。

  六个小伙伴,吴振庆、王小嵩、徐克、韩德宝、郝梅、张萌,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种种不幸和苦难。

  在特殊年代里,他们像一棵棵转蓬草,不由自主地被时代的飓风吹去了北大荒。

  那一望无际的荒凉,没有住的,没有吃的,他们忍冻挨饿地度过了最宝贵的青春。后来又各自经历了面对死神、自杀、回城、独身、找不到工作、离婚、中年丧夫、失女、病痛、漂洋过海去异国他乡讨生活等等迷惘而苦涩的生活。

  总之,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种种不完美,在《年轮》里面都有了。

  在这部作品里,作者仿佛拿着一把刀在“解剖”一座城市。只有解剖一座城市,才会从城市的横断面里,发现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确实是运行着的,他们走出了千差万别的人生轨迹。

  这些一起成长、一起经历人生的伙伴们,他们的伙伴情融入了各自的生命。他们不离不弃、互帮互助,充满了人性的温暖。

  这种人性的温暖是苦难黑暗中的一点烛火,也是理想主义中仅仅理想的一个亮点。

  那种纯真的友谊就是年轮在苦难与苦涩中孕育的一个有点甜味的果子。

  美丽的松花江和白桦林,见证着那一代温情的理想主义者的悲欢离合。

  北大荒的黑土地上、芦苇荡里,有他们无私奉献的最蓬勃的青春,他们的青春伴随着共和国一起成长,虽然苦涩,却像史诗一样壮美。

  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理想、信仰、追求;亲情、友情、爱情,一代知识青年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亲如一家。

  他们唱响白桦林中的青春之歌;他们感受英雄主义情结和革命浪漫主义情怀;他们崇尚单纯美好的心灵与高尚的情怀。

  那些纯真的孩子、那些知识青年、那些儿女们、那些父亲母亲、那些老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多么友爱,他们的心地是多么温良,他们的感情是多么淳真啊,甚至,连他们每一个人的缺点和弱点,似乎也具有了人性的温暖和可爱。

  我读完这部小说之后,已是夜半时分。我却怎么也睡不着,情不自禁地在暗夜里把我记忆里的儿时伙伴也回想了一遍。

  我的儿时伙伴们啊,你们都在哪里呀? 模模糊糊中还记得一起读连环画、一起打猪草、一起在牛棚里捉麻雀、一起在土墙上掏蜜蜂,一起扑进河里游泳的那些苦涩却又美好的儿时时光……

  可是,我的许多儿时伙伴们早已经失去了联系。年轮的痕迹有深有浅,年轮经历的时代各不相同,年轮的主人公也各有各的故事。

  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惆怅和苦涩里流淌出人性的温暖和感动。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