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3月29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14版:文学副刊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清明时节的思念

  □ 郑天红

  5年前的4月,对于我们家人来说,是个阴霾的日子,因为这天奶奶永久的离我们而去了。

  奶奶,我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您没有留下太多遗言就和我们永别了,如果我们知道这一天是您的人生终结,我们俩情愿多停留一个礼拜,甚至一个月,也要让您切身感受到孙儿们对您的感恩。

  4月的春风载不动太多的悲伤,北方料峭的春寒难解心中无限的哀痛。奶奶,儿孙们的恸哭、遗憾、追悔、哀叹,您是否能感知呢?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您的身上得到了很好地印证。

  至今,早已不复存的李家老屋记录着您勤俭持家、吃苦耐劳的身影,那些刮风下雨的黑夜,您马上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大盘小瓢,雨滴打在上面,滴滴作响,好似一首交响曲,而您哪有心情欣赏,而是不时祈祷:李家何时才能有一个不用接水的房子。

  当儿女们一次次远出家门,不是求学,就是做生意,想让李家日子过得好一点,在送别的村口,您笑着劝他们不要想家,而您转身后,眼泪忍不住地流。您知道儿女们在外打拼不容易,您就为她们在后方带好孩子,大大小小的孩子12个,哪个少了您的抚摸? 少了您的关爱? 您带着他们做农活、拾谷穗,并告诉他们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没有志气,在您的精心呵护下,孩子们都健康成长,而您也被生活压弯了腰。

  您不幸得了三叉神经炎,忍受着疼痛,几十年来,您作为一个大家庭的掌勺人,在厨房忍受了多少煎熬和痛苦,自己却难得吃上一口好饭。您亲手做的咸菜方圆几里都闻名,而自己却无从品尝。您虽说没有读过书,但在接人待物方面却成了方圆几里地的楷模,也是我们后辈一生追求的人生典范。

  您和爷爷相濡以沫,风雨同舟几十载,在人生的路上,相扶相携,相敬如宾,从没红过脸、吵过架。您从不说大话,只是用实际行动教育子女用心做人,踏实做事。您从不说狠话,只是用真诚、善良感化子女的心灵。

  爱人银华记得,您和爷爷他们一起在田间做事,要银华回家做饭,谁知她实在太困,在竹床上睡着了,一觉醒来时,才发现把您交代的事给忘了,她懊悔不已,而您却一点都没有责怪她,只是轻声告诉她,洗脸了吃饭。那次的温暖深深地刻在了她年少的心中,几十年过去了,她说起来时,依然还能感觉到您关爱的语言和爱怜的眼神。奶奶,您就是这样让孙儿们一点一滴地生活在温暖的大家庭中,怎么能把您忘记,怎么能想起您不泪流满面。

  您用真诚与善良熏陶着儿孙们,也用坚毅和温婉感染着左邻右舍。谁家吵架,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您能劝得住。您没有学识,却能讲出惊人的道理,您没有文化,却能用语言折服人心。我想,这是人格的力量,这是天性的使然,这是与生俱来的智慧。

  奶奶,您时常教育我们要感恩。如果要感恩,李家最先感恩的人便是您。如果没有您的给予,没有您的熏陶,没有您的教诲,哪有如今的“幸福李家”?

  如果生命有轮回,下一个轮回,我们大家都愿意还做您的子孙。

  致此清明节到来际,特借此篇短文来追忆去世近五年的奶奶,您是我们永远的怀念!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