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4月12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6版:文化荆州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夏扬迷踪今辨(上)

  编者按:

  在深入探讨荆州丰富而复杂的水系历史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关于河流名称和流向的争议。夏扬水的历 史地位和流向问题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它不仅涉及到地理学的专业知识,还关系到历史文献的解读和理解。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水系大辞典》《水经注》等古代文献的细致分析,结合现代学者如武汉大学黎沛虹、李可可的研究成果,探讨夏扬水的真实身份和历史流向。文章不仅澄清了夏扬水与东荆河的关系,还对夏扬水的源头和径流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这一历史水系。

  通过本文的刊发,希望能促进学术界对荆州古代水系研究的深入交流,激发更多学者和研究者对这一领域的兴趣和关注。同时,文章的研究成果也对保护和利用好荆州水资源,推动水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鼓励广大读者积极参与讨论,共同推动荆州古代水系历史和文化研究,为传承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 高凤华

  夏扬水,《中国水系大辞典》认为就是东荆河,系长江支流,又名南襄河、通顺河。显然,此说是混淆了夏扬水源头与径流之关系:到底是扬水依附于夏水,还是扬水与夏水河流后被称为夏扬水? 如果是前者,那么夏扬水理所当然地是长江支流,如果是后者,夏扬水就是扬水之一支与夏水合流后才被叫做夏扬水。

  针对前者,武汉大学黎沛虹、李可可认为:夏扬水是南北朝分扬水入夏水的一条分支,后随扬口的堰塞而消失,而东荆河是明万历年间汉江夜汊河堤溃口后,沿河百姓在夜汊河下游各支河堵支塞汊、围堤筑垸,才使“形如瓜蔓”的东荆河形成单一河道,且东荆河口既非泽口,东荆河径行亦非夏杨故道,因而断定“夏扬水非东荆河”。本文采信这一说法。

  《水经注》里,共有两处记载夏扬水:一是在卷28沔水篇“扬水又北径竟陵县西,又北纳巾、吐柘,柘水即下扬水也。”一是在卷32夏水篇“夏水又东,迳监利县南……夏水又东,夏扬水注之。水上承扬水于竟陵县之柘口。”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古竟陵最初在汉水南岸地区的今潜江西北部,而非今天的天门,古竟陵县治搬到天门,是隋朝时期的事情。

  从以上径流显示,扬水往北经过竟陵县西,然后在县北纳入巾水(自京山来,今天门东河、石家河),再回流出去,注入天门河(古称柘江),便叫“吐柘”。但柘水显然并非夏扬水。夏扬水是要往东流的,它的使命是注入夏水径流,最后归于汉水。如此看来。“纳巾吐柘”的行为,发生地都在汉水北面,而《水经注》夏水篇里的“夏扬水”无疑是在汉水南面。笔者综合诸文献及诸学者研究成果,试图将《水经注》两处记载的“夏扬水”做到有机的统一。

  一

  先说汉水北面的。

  扬水从潜江西,北入天门。天门河承上游南河之水,今拖市至渔薪段北接白河,南连南港河(古三澨河故道),渔薪至黄潭北承西河、巾水,南有南三汊河。天门河最终径汈汊湖进入汉川境内,归于汉水。这么说,扬水还是越过了汉水,因为扬水自沮漳河来,而菹漳河在汉水以南。但如果承认“纳巾吐柘”在汉水北的话,扬水越过汉水,也是尴尬的存在。

  以上无论怎么理解,扬水最终流入汉水,就有资格称作“夏扬水”。因为汉水也叫夏水、沔水。汉水被称作夏水的原因,是中国历史地理中普遍存在的“互受相通”现象,即两条水道在合流后互相借用彼此名称的现象。夏水在今湖北仙桃境内合流于汉江后,汉水既有了中夏的名称,又有了大夏的名称,所以武汉的汉水也叫夏水,入江之口也叫夏口。这种现象,《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早有发现:

  《尚书》曰:墦冢导漾,东流为汉。《山海经》所谓:汉出鲋嵎山也。东北流得献水口。庾仲雍云:是水南至关城合西汉水。汉水又东北合沮口,同为汉水之源也。故如淳曰:此方人谓汉水为沔水。孔安国曰:漾水东流为沔。盖与沔合也。至汉中为汉水,是互相通称矣。

  毕沅《山海经新校正》也指出:

  《夏书》云:“东流为汉。”《地理志》谓之东汉水,《水经》谓之沔水,汉、沔互受通称。在今汉中府宁羌州北,东流迳沔县、褒城县至南郑县也。

  上述举例均为汉沔互通,古代典籍中也有很多处用夏水代指汉水,或用汉水指代夏水,这一点,长江大学徐文武《夏水与汉水的“互受通称”现象》业已指明,恕不再列。

  二

  再说汉水南面的。

  想搞清楚夏扬水,先要搞清楚夏水。《水经注》是这样描述夏水的:“夏水出江津于江陵县东南。江津豫章口东有中夏口,是夏水之首,江之汜也(汜是泛的异体字)。屈原所谓过夏首而西浮,顾龙门而不见也,龙门,即郢城之东门也。又东过华容县南。县,故容城矣。……夏水又东迳监利县南,……又东至江夏云杜县,入于沔。”意思是说,夏水从江津出发,最后流入汉水,江津中夏口,就是夏首。江津在什么地方呢? 春秋战国时期,沙市名津,为楚大江津渡。秦汉时期,沙市名津乡,魏晋南北朝时期,沙市名江津,又称奉城,但还是一块很小的地方。距今3000多年前,长江主泓南移,在周良玉桥(现距长江边约2km)和沙棉纺织厂等地有商代遗址发现,说明长江向北没有越过这些地方。距今2500年前后,江水从郢城南边流过,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和分流水道的日趋萎缩,江流主泓继续南移,渐渐远离郢城。沙市地域大多淤积成陆,长江在沙市段的主泓位置已经确立。楚灵王七年(公元前534年)在江津豫章岗建章华台(今章华寺,距大江约2km)。

  学界关于“夏首”所在亦存争议。屈原“过夏首而西浮”让很多人大惑不解,比如为《楚辞》作注的当代学者董楚平:此句中的“西浮”二字“种种旧说都扦格难通”(董楚平《楚辞译注》109页),有人据此认为屈原是先从江陵入长江,顺江东下,由汉口(夏口)再西折入汉江,还搬出王夫之:“夏首,夏口”之论据,据说高亨、马茂元亦持相同观点。

  比《水经注》成书至少要早70多年的盛泓之《荆州记》:“江津东十余里有中夏洲,洲之首江之泛也,故屈原云:径夏首而西浮。又二十里有涌口,所谓阎遨游涌而逸。二水之间,谓之夏洲,首尾七百里。”屈原第一次放逐就是去了汉北,经夏水进入扬水再进入汉北。因汉北在郢都的西边,故曰西浮。这里又牵出了一个“涌口”。照《荆州记》的记述:夏水分江之口在江津东十余里,又二十里有涌口。按晋时的里程制度,一里相当于现在的415.80m。夏水的口门当在窑湾至岑河这一条线上,而涌口在观音寺,观音寺是古獐捕穴。根绝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沙市司图所示,豫章岗和章华寺是两个地方,章华寺在豫章岗以东。“二水之间谓之夏洲,首尾七百里”,夏洲就是今之四湖地区。涌水自洪湖市的界牌附近复入长江,从窑湾至界牌的里程约为290km。涌水,诸多学者认为业已消失,但笔者认为,今监利柘木河、磁湖至白螺应该是涌水的遗迹。         (未完待续)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