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4月12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15版:文学副刊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重拾小说的快乐

  □余可佳

  十二三岁时,小说《剑》和《珍妮姑娘》让我感受到了阅读小说的乐趣,后来大了要忙于学业,接着又忙于工作,忙于生计。尽管上班的这些年天天都要读书,但我读的是教本、教参和教学理论书籍,没有时间读自己想读的小说。如今我走下了讲台,没有了过去的压力,我要重拾那久违的阅读小说的快乐。

  去年疫情期间,我读完英国文学家哈代的《无名的裘德》、李景棠的《百草滩》和冯德英的《迎春花》。去年年底我读完了李晓明和韩安庆合著的《破晓记》和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短篇儿童小说集《秘密行动》。今年年初又读了《捣蛋鬼日记》。现在正在读冯德英的另一部小说《山菊花》。读完这一部,加上以前读过的《苦菜花》,冯德英先生的“三花”我就读全了。

  读了这些书我才真正体会到哲学家赵鑫珊先生说过的一句话的道理。赵鑫珊先生说:“不读书的人,天和地是狭小的,他充其量只能活一辈子;读书的人,天和地是广阔的,他能活上三辈子:过去、现在和将来。”读小说能增加生命长度,能够将我们的出生年月提前。譬如,《秘密行动》中的《柴房长谈》让我感受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个童养媳的苦难遭遇。《百草滩》让我了解解放战争中东北刚解放时一群为骑兵养马的人们的生活。《破晓记》让我知晓了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时的一个连,在一个小山区与国民党军周旋,最后扎下根来的故事。

  不仅如此,读书还可拓展生命的宽度。我在20世纪60年代初出生于荆州南部,经历了湘鄂边境的人们六七十年代的生活,而余华先生的小说《许山观卖血记》告诉了我那个时代浙江地区人们的经历。那些外国文学作品让我们体验了异国他乡的生活。

  我认为语言的表现能力远远超过视频的表现能力。我曾经读过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看了电影《白鹿原》后,感觉到电影仅表现了小说内容的十分之一还不到。语言直观给人的感受是立体的甚至是多维的,而形象直观的电影、电视给人的感受是平面的或单一的。例如,语言可以描述气味,而视频却做不到。

  电影、电视很容易将观众带入情节,但那是在“吃导演那班人嚼过的馍”。年长的人动脑筋少了就有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我80岁的老岳母患上阿尔茨海默病,那种苦痛我感受得十分真切。不要以为患者已经傻了,不会感到痛苦,实际上,我的老岳母经常叹气,她老人家的苦楚无以言表。老岳母的现状警示我要多读书,多思考。流水不腐,户枢不蠧。人的脑子越用越灵活。随着我们年龄的增大,衰老是不可避免的,大脑同时也会衰老。如果我们不主动地锻炼它,利用它,脑子会慢慢地衰老下去。阅读是一个用自己头脑的知识与书中的文字进行加工构建新的理解的过程。阅读就是对大脑的锻炼。我坚信坚持读书是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方法。读小说既愉悦心情,又锻炼大脑,何乐而不为呢?

  读书会有启发灵感的作用。我看了书以后,有时候会展开联想,就有写一点东西的冲动,但是,看了电视剧以后,我很少有这种想法。当然看电视剧有时也能给我某种想法,但那些想法转瞬即逝,因为电视给人的是瞬时记忆,而书,尤其是纸质的书却不同,可以重温。如果是我自己的书,我还可以在书上圈点、记录感悟、书写反思。所以,我想能够调动思维的小说比不需要思维的电视剧对我更有益处。

  苏轼有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那是在告诉我们读书能提高人的素养。读小说能增长人的见识。常读小说的人就会有处事不惊的智慧。

  遇到读书的朋友一起交流阅读的感悟,那是非常愉快的活动。尤其是在谈论同一本读过的书时,人们会发现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交流会有新的收获,那种感觉极其美妙。我经常同邻居常松青老师聊读书心得,我从他那里就学到了不少知识。来漳州,我结识了保安老戴,我们聊起小说来,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前文提到的《破晓记》就是老戴建议我阅读的。老戴还推荐了两部小说给我,一部是《瀛台泣血记》,一部是《金陵春梦》。这两部书已经进入了我未来的阅读计划。

  我现在可谓是“读书以外无闲事,天地之间一快人”。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