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小琴
肖婷没事时喜欢独自待在阳台上发愣。阳台正对着一条宽阔的马路,马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正在长出新叶。新叶翠绿得清脆,西沉的太阳光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一圈五彩的光晕环围着。
她对植物既惋惜又羡慕。惋惜植物生根就是一辈子,如果没有人为的移栽,一辈子看到的是同样的一片天同样的一片地,那得多单调多无奈。尽管枝叶能向阳尽情地伸展,但埋在地底的根永远在黑暗里匍匐前行,为了获得更多的营养资源,不得不向更黑更深处蔓延。当然,她更羡慕着植物每年有一个春天。无论法国梧桐在寒冬里凋零得光秃秃,仿佛是已然垂暮得要死去的老者,只要春天一到,立即青春再现,活力四射,宛如衰老从没来过,这是大自然多么神奇又多么自愈的馈赠啊!
肖婷仍然发着呆,一只云雀飞上枝头,路上行人匆匆而过,正是孩子们放学的时辰。云雀、行人从来是两个世界,互不惊扰,就像星辰和大海,只有在摄影师的眼里,才是神赐予的美景。
云雀唱出婉转的歌声,不一会儿,从四面飞来五六只云雀,叽叽喳喳地说着它们的话语。春天顿时鲜活了起来。梧桐树也鲜活了起来。是否,正因为每年有了春天,法国梧桐才不畏惧秋风的无情、寒冬的苦涩?不惧怕黑暗的侵袭、深处的未知?还是每年经历一次重生,抱着一颗劫后重生的感恩?
肖婷望着眼前的法国梧桐,在云雀的欢唱声中,眼里发出敬畏的复杂的光,离得最近的法国梧桐仿佛感受到了她此刻的心境,一阵轻风吹来,树叶轻轻地向她点头微笑。笑容是舒展的、宁静的。
可人毕竟不是植物!长出的白发不会因为春天而返黑,脸上的褶皱不会因为春天而饱满消失……衰老的心不会因为春天而返回纯真!
正感慨着,一位老人进入肖婷的视线。不远处,人行道上,在法国梧桐的树荫里,放着一个垃圾桶。老人手提垃圾袋,步履蹒跚地向垃圾桶靠近。垃圾桶四周流着剩饭剩菜腐烂的污水。肖婷每每上班经过,都不自觉地绕得老远。老人选择能落脚、稍微干净点的地走近垃圾桶。
矿泉水瓶、易拉罐,还有几本书,看来小有收获!老人把书握在手里,没像丢矿泉水瓶、易拉罐那样随意扔进垃圾袋,而是用袖子仔细地把书上的污水摸干,仿佛拾得了宝贝。这是几本比较新的书,因离二楼的阳台有一段距离,肖婷看不清是什么书。
老人用一只手把书紧紧抱在怀里,另一只手吃力地拎起垃圾袋,背在肩上,微弓着腰,走出肖婷的视野。在离开时,她清楚地看见老人是一张铺满皱褶,但与手和衣服不协调,透有几分清秀的脸。
唉!这位老人正在经历,或曾经经历过什么?如果给老人一个重新来过、崭新的人生,就像法国梧桐每年有一个崭新的春天,那她的人生将会是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