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逐水而居,文明因水而兴。刷牙洗脸、洗衣做饭都离不开水,水环境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和幸福。
如何从自身做起保护水环境? 可能有人要问了,什么是水环境呢? 这个很简单,大家日常看到的河流、湖库都属于水环境的范畴,我们通常用水质对水环境进行评价。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水质主要分为五类,低于Ⅴ类的统称为劣Ⅴ类,只有Ⅲ类及优于Ⅲ类的才可以作为饮用水水源。不知道有没有村民注意过,有很多河湖周边会设有一个断面桩,印有生态环境部的标志,还标注了断面名称等信息,这是国家为了准确掌握水质情况设置的国控断面,国家会组织工作人员定期进行采样,监测水质情况。
水环境保护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那么,乡亲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水环境呢?今天呀,给大家一些科学提示。
第一,尽量不在河边洗衣。有很多村民还一直保留着去河边洗衣的习惯,殊不知这种行为会污染水环境。由于洗衣粉、洗衣液中含有大量的表面活性剂,有些还含有磷酸盐,这些污染物进入水体中会导致水体水质变差,引起富营养化,污染水环境。
第二,不在河边滩涂地种植农作物。《宪法》中明确规定河边滩涂地属于国有土地。作为个人,不得随意占用滩涂地进行开荒种植。同时,在滩涂地开荒种植农作物时施用的化肥、喷洒的农药也会进入到水体,从而导致水体环境变差。
第三,不在设有断面桩的河湖周边钓鱼。喜欢钓鱼的朋友都知道,钓鱼初期会向水中大量投放饵料吸引鱼群前来,俗称“打窝”,“打窝”投放的饵料会影响水质,所以钓鱼时请注意避开监测点位。此外,在饮用水源保护区也不要钓鱼,因为这会影响到我们的饮用水安全。
第四,农村生活污水应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特别是民宿和农家乐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如果直接排入河湖中会影响水质,污染周边环境。开设民宿、农家乐的乡亲应当将污水统一收集并接入管网,送到污水处理设施中处理后达标排放。此外,生活垃圾等废弃物也不能随意丢到河道中。
第五,家禽家畜要圈养,散养的家禽家畜产生的粪污经过雨水的冲刷后会进入河道,对水体造成污染。农作物秸秆也不要丢弃在河道中,秸秆在水中经过长时间的浸泡,会导致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含量超标,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生态环境。
碧水保卫战,是生态环境保护三大保卫战之一。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水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群众身边的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劣Ⅴ类国省控断面全部消除,优良水体比例稳步提升,记忆中的河流重回水清岸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都划定了保护区并实施了保护区环境问题整治,从源头上保障了群众饮水安全。
水,是生命之源。所以,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成果,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爱护水资源,保护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