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祖琴 刘文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伟大斗争、伟大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在百余年的实践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不断净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使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在首要任务、重要环节、主要抓手、价值取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做到“两个维护”
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就是严明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无论是从理论、历史,还是从实践上来看,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全党的核心、党中央的核心,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统一、政治团结、行动一致、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百年实践历程的生动结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工作条例》等文件出台,“两个维护”的制度与机制更加健全。纵观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无不是在“两个维护”上出现偏差,给当地党内政治生态带来了恶劣影响。始终真抓实干落实“两个维护”,稳步提升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水平,才能保持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健康洁净,反之,政治生态必然遭到严重破坏。
重要环节:持之以恒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缺失、信念动摇是破坏政治生态的“总祸根”。因此,净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要将制度化、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理想信念作为政治灵魂和践行初心的本质要求,不仅使中国共产党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取得革命胜利,更是和平建设时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披荆斩棘、锐意改革的力量之源。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之“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或者缺失就会“缺钙”得“软骨病”。
建党初期,理想信念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土地革命时期,提出了“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崇高理想和信念成为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的强大思想武器;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改革开放后,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受到重视;进入新千年之后,“三讲”教育、“对党忠诚”教育的开展,使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焕发出勃勃生机。党的十八大以来,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常态化使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加强,党内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主要抓手:坚持不懈反腐败斗争
腐败侵蚀着党内政治生态的免疫系统,对党的长期稳固执政必将构成巨大安全隐患。净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以严查党内存在的经济腐败、政治腐败为主要抓手,指向权力腐败这个党内政治生态最致命的“污染源”,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净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经验之一。
在百余年净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实践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巨大的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解决问题是坚持不懈进行反腐败斗争的关键。从1926年《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到“两个务必”作出反对腐蚀防止骄傲的“六条规定”;从1949年成立人民监察委员会到恢复并确立国家行政监察体制,到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国家行政监察机关合署办公,再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反腐败斗争,“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坚守人民立场,不断取得净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新成绩。
价值取向:矢志不渝以人民为中心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好坏,直接取决于权力的行使是否真正做到了“权为民用”。中国共产党在净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做到在思想上、行动上将党性和人民性统一起来,始终紧紧依靠人民持续净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我们坚信,切实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作为价值指向、行动遵循、力量源泉、精神滋养和评价标准,持续净化与优化党内政治生态,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荆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