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苏博艺
近年来,沙市区纪委监委多措并举,重视群众在基层监督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被动变主动,从单一变全面,积极搭建群众参与监督的平台,让群众成为基层监督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及时发现和纠正基层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形成全民参与监督、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将清风正气带入千家万户。
找准群众关切问题
全面分析打好“准备战”
前不久,沙市区纪委监委监督检查发现岑河镇某村干部徐某执行惠农惠民财政补贴政策不到位,致使群众应享受补贴而未享受的问题。最终,徐某因履职不力受到党内警告处分,群众的补贴资金予以足额补发。
立足监督“小切口”,做实服务群众“大文章”。在“清廉沙市”建设中,沙市区纪委监委找准着力点,紧盯教育医疗、养老社保、乡村振兴、食品药品等民生重点领域,全面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一方面主动深入群众,跟进“民声”,通过走访调研、问卷调查、居民座谈等形式,倾听群众最直接最真实的诉求,形成“面对面”的需求清单;另一方面做实案件分析,把脉“问诊”,依托信访举报平台和案件监督管理系统,分类别梳理相关问题线索,查找共性问题。沙市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通过“收集、整理、筛选、审核”等四个环节,分层分类形成“民生问题清单库”,将83个民生事项纳入其中。
为进一步回应群众关切,沙市区纪委监委配套建立民生问题“回头看”联合监督机制,围绕“清单库”重点事项,统筹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区城市管理执法局等8家行政职能单位,组建10个监督检查小组,深入10个镇(街)103个村(社区)下沉走访、实地督导,解决办证慢、停车难、环境脏等问题325个。同时,定期对“清单库”的问题进行更新和优化,推动“问题清单”变成“满意清单”。
动员群众监督力量
拓宽渠道打好“推进战”
“请打开您的手机,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搜索‘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点击进入小程序之后,就可以根据界面显示的内容,选择需要咨询或者投诉的事项,系统会第一时间将问题内容交给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调查处理。”沙市区朝阳街道纪工委干部正向东苑社区的居民们进行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的宣传,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参与度。
拓宽监督渠道是推动群众监督的基础。沙市区纪委监委建立起“线上+线下”的双渠道机制,搭建多元化的监督平台,增强群众监督的主动性。“线上”,深化运用“智慧”监督,创建四风“随手拍”平台,贯通大数据监督,在各办事服务大厅摆放平台的二维码台牌、海报、宣传手册,便于群众扫码一键举报,实现指尖上的“监督”;“线下”,设立信访接待窗口、举报电话和信箱,组织群众参与听证会、座谈会、民意调查,选拔有代表性的群众担任村级纪检监察信息员,让群众全面参与到政府决策和执行的监督过程中来,激活基层监督的神经末梢。
“通过手机查看小微权力事项清单,随时都可以了解本社区的居务公开情况。”沙市区中山街道文化宫社区张女士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在拓宽监督渠道的基础上,沙市区纪委监委不断健全完善群众意见的“收集、分析、处置、反馈”闭环机制,及时向群众反馈处理结果,不仅有效激发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新活力,也不断提高工作的透明度、效能和公信力。2023年以来,通过各种监督渠道收集的各类民生问题共37件,查处党员干部45人。
推动纪检监察监督与群众监督融合
贯通协作打好“配合战”
不久前,沙市区纪委监委第二协作区在开展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监督检查期间,以流动式“下沉接访点”为抓手,广泛征求群众反映的普遍性问题,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37个,保障老旧小区的改造顺利推进。截止目前,全区156个小区已完成改造任务的90%,惠及20524户居民。
纪委监委的首要职责是监督,要消除对公权力行使的监督空白和盲区,需将党员干部及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开展监督,实现纪检监察监督与群众监督的深度融合。
“有村干部违规操办宴席。”近日,沙市区观音垱镇皇陵村某群众向该镇纪委举报反映。经现场核实,唐某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违规为孙子操办生日宴,目前观音垱镇纪委已对其进行立案审查。
沙市区纪委监委坚持实行“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一体化的工作机制,持续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从村(社)网格员、村民代表等群众体系中选聘103名村级纪检监察信息员,与派出机构、镇(街)纪(工)委构建三位一体的监督协作区。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室每月梳理村级监督重点,以“派单”的形式分配给各信息员,实行“照单监督”,一旦发现问题线索,及时上报至所属的监督协作区进行处置,通过发挥监督的叠加效应,让群众善于监督、乐于监督、敢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