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融欣)近年来,监利市充分发挥农机装备主力军作用,强化农机应用、农业生产、北斗数据服务,有力提升农机装备机械化、生产全程智能化、农机监管信息化水平。截至目前,监利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78.6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4%以上。
强化农机应用服务,着力提升装备机械化水平。引进湖北鸿监农贸公司落户监利,总投资8亿元兴建华中农商城,其中农机大市场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总投资1.27亿元。市场集农机销售、仓储、维修、登记注册、购置补贴服务等5个方面功能,构建售、储、修、审、补五位一体的一站式农机市场,现有农机营销企业13家,年销售额1.2亿元。今年春耕期间,市场配齐配足各类农机具及零配件1000余台套。以购置补贴政策为导向,积极引导农户购机,全市购置补贴资金4625万元已全部录入,目前已兑付补贴资金3289.61万元,受益用户1758户。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全面加大农机手操作技能培训,通过理论教学、实操实训、作业演练等方式,提高实战应用水平,截至目前共开展培训班6期,作业比武2次,累计培训近1000人次。
强化农业生产服务,着力提升全程智能化水平。依托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项目,以兴华农机专业合作社为重点,打造智慧农场示范亮点,示范带动耕、种、管、收全程智能化。项目总投资667万元,建设智慧农场管理系统和农场可视化管理系统,安装全程智能农业机械装备29台套,农业物联网设备75台套,常年服务周边农户3500多户,是全省2家智慧农场试点之一。大力推广工厂化育秧,全市现有育秧工厂40家,工厂化育秧面积70万亩以上。利用成套设施补贴项目,新建尚禾、七彩、新民等3家生产服务中心,引进精准育秧流水线3条,服务农户能力约10万亩,推广中国水稻研究所研发的精准播种机插技术,采用精准精量条播形式,节约用种量20%,同时节省大量的人工和生产成本。积极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全方位开展农机耕种、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全市现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48家,服务面积100多万亩,水稻联合收割机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
强化北斗数据服务,着力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与北京金色大田公司对接,整合项目资金,建设农机数字化管理平台,目前已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平台共搭建农机补贴、农机社会化服务管理、农机应急指挥调度等13个管理系统,坐在中心就能够全面掌握全市农机化、数字化和农机服务发展状况。加快推进北斗农业领域应用,大力推广北斗和自动驾驶、远程监控、智能控制等技术,积极引导智能农机装备投入农业生产,出台北斗数据监管细则,建立健全北斗信息平台管理制度,充分运用北斗数据,加大农机质量和安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