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6月26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6版:书香荆州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走进孙夫人的围城

——评新编汉剧《夫人城》

  □ 许爱珠 林奕敏

  由湖北汉剧院创作的新编大型历史题材戏《夫人城》在南昌公演,观众好评如潮。该剧由导演张曼君、编剧罗周、主演王荔联袂合作出品。王荔是汉剧大师陈伯华第五代传人、中国戏曲梅花奖得主。这部作品成功再现了孙尚香这一人物的丰富性和理想化色彩,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充满魅力和传奇色彩的三国时代。

  三国时期孙权、刘备、诸葛亮等群雄纷争的历史故事,在众多文学作品和戏剧舞台上的演绎并不鲜见,已然是中华民族家喻户晓的题材。以往的剧作,大都着眼于英雄人物的塑造,表达了忠义、智勇、胆识等价值观。新编汉剧《夫人城》显然跳脱了这一蹈常习故,该剧从女性视角出发刻画原著中着墨不多的人物孙尚香的传奇一生,深刻挖掘其女性、母性、人性,既以史为鉴又关照当下,传达出生命的哲思和现实的思考,无疑是具有现代意义的新编历史剧。剧目通过“剑舞”“困城”“还斗”“焚心”四折戏,还原出孙尚香的人生脉络,全方位展现了人物独特的命运、立体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生命的态度,剧本高度契合大众情绪,引人思考。

  《夫人城》以三国志为素材,有些情节接近于传统戏,剧本的整体创作却创新性地聚焦于女性人物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心态变化和心灵走向。听孙尚香的一声哀叹:“眼前只得一座城”,观众能够感受到那个特殊时代女性的艰难处境和乱世女性的悲悯与坚韧;“为图王霸,谈何悲欢!”“天下英雄,谁人逃得城外,哪个不困城中? 可悲!”夫人城,是一座什么样的城? 这是一座悲剧女性的围城,是风云人物内心世界的愁城和困城。与其说这是一部讲述孙尚香个人传奇的故事,不如说是一部对三国风云中英雄儿女们悲欢人生的长叹,对战争之反思、对历史与生命的深刻思索。汉剧《夫人城》的现代精神正是体现在对传统的挑战和创新、对战争和历史的深刻反思、对女性力量的强调以及对人性美好一面的追求,赋予该剧更高的艺术价值,也使得它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好的角色设计是戏剧作品成功的关键之一。王荔扮演的孙尚香是形象鲜明的女性人物,在她身上体现了丰富的人性。她有巾帼英雄之气,“奴英雄气不让儿郎!”她又有少女之心,相比主公赠与夫人城,她更期待九霞裙和郁金裳。“搂定娇儿涕泪涟,纠结方寸心如煎。”唱出一位母亲对孩儿的牵挂和爱怜。当吴蜀联盟走到转折关头,她毅然作为吴使前去斡旋;面对骄兵之计,她为三千性命只一计而痛心,她怜悯苍生也十分无奈,让观众为之动容! 好的角色设计通常与故事情节紧密相连。《夫人城》里的孙尚香和刘备比武招亲,靠三剑定下姻缘;困守夫人城,她担起抚育阿斗的责任;两雄相争,孩儿无辜,她放归阿斗;两军阵前,即便身为郡主贵胄金玉叶,她甘愿亲入敌营对兵劫,作为遣使去议和。随着情节推动,孙尚香这个主角形象愈加立体鲜明且富有层次性。

  《夫人城》一剧的其他角色设计也各具特色,他们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以及与主角的关系都经过精心设置,在不同层面上衬托了孙尚香的人性。比如诸葛亮作为剧中唯一在开场和结束时都出现的男性角色,表现颇具亮点:第一次出场,他跪侍刘备塌前,许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忠心;第二次出场,他替玄德公奉送主母夫人城并劝阻她出城,对剧情起到关键推动作用;第三次出场,他与孙尚香的一番对唱道尽困城中英雄儿女的无奈与悲欢,让人心生叹怜,真正升华了本剧对人生况味、生命热度的表达。

  本剧的舞台演绎堪称经典,将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完美结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首先是唯美的唱词、唱腔和演绎,主要演员的演唱都展现了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魅力。其中,戏曲唱词紧扣剧情,在继承汉剧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它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使得唱词既具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感。“不知英雄更堪怜”的点题词更是让观众产生极大共鸣。王荔的唱腔珠圆玉润,具有高度穿透力和响度,将陈伯华大师的基本美学追求体现得酣畅淋漓。在“困城”一折的梦境演绎中,她巧妙地运用了襄阳调和西皮之间的转换技巧,来展现孙尚香内心的情感波动。而在最后的咏叹调,她借汉剧独特的反二黄、慢三眼唱腔表演,将孙尚香内心的哀怨与悲悯展现得淋漓尽致,令观众深受感动。王荔还根据剧情需要,在表演中巧妙地融合了武旦、花旦、青衣等多个行当的表演方式,同时在声腔处理上强调多样性和层次感,以展露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轨迹。

  其次,舞美、服装、配乐等,都在写意之余凸显美学意境。本剧的舞台布置简洁空灵,舞台设计独特且富有创意,既借助现代技术又符合历史背景,使得整个舞台看起来既古典又充满艺术美感。灯光、音效和道具的运用也十分到位,为剧情的展开营造了恰到好处的氛围。服装上未采用传统戏剧的平板老路,而是贴合剧情和人物特点,使得整体造型符合身份地位又区分不同角色间的服装风格,侧面凸显艺术家的匠心底蕴。汉剧音乐演奏的急管繁弦、紧拉慢唱在这个戏里也得到了充分展现,剧终时配乐衬托主角吟唱:“凤阙龙楼无觅处,唯余残照夫人城、夫人城……”空旷浩渺,余音袅袅。在唱词和配乐上都称得上大音希声,言近旨远,既表现了主角内心的悲悯和虚无,又提升了这出历史戏剧的审美高度,余韵无穷。

  所谓瑕不掩瑜,新编汉剧《夫人城》依然不失为近年来中国传统戏剧的力作,代表了新时代汉剧艺术的高水准。汉剧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也展现出了新的艺术风貌,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夫人城》可谓将传统汉剧的现代艺术探索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可圈可点,可喜可贺!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