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6月28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11版:文艺副刊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小船悠悠载芳华

  □ 王明舫

  六月的洪湖,轻波摇绿,红莲擎伞;红粉仙葩映水新,碧盘清香迎客来。

  今天,我带您走进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历史馆。大家看到,展厅内珍藏着一艘通身乌黑锃亮的木船,小船呈流线型设计,由船体、船桨、船舱、船锚组成,船身犹如弯月,线条流畅优美。船体美观轻盈、小巧灵活,船上摆放着三根铸铁锻造的排铳。这艘木船是洪湖人水上交通和捕捞工具,人们用它在河湖港汊运输货物、捕捞鱼虾等水产品。弥足珍贵的是,这只小船见证了洪湖赤卫队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洪湖赤卫队队员用它在湖面上布置八卦阵,开展清匪反霸的革命斗争。“贺龙领导闹革命,红旗飘飘打胜仗”,小船功不可没。“清早啊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渔满仓舱,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舨稻谷香。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这首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优美歌曲,响彻四面八方,长城内外。

  扁舟一叶浪花间,劈开湖面踏浪行。这幅《贺龙在洪湖》的巨幅油画,描绘了南昌起义后,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于1928年1月来到洪湖,领导湘鄂西人民开辟了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动人情景。您瞧,那个头戴斗笠、笑靥如花的女子,正是《洪湖赤卫队》韩英的原型——贺龙元帅的胞姐贺英姑。您看她英恣飒爽,划一叶小船静静地飘荡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她是无数巾帼儿女的缩影,让我们乘一叶扁舟,穿越时空,早沐晨光,晚赏余晖,聆听那些红色故事。

  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三块红色根据地之一,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二方面军诞生地,为后来的革命战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938年5月,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给予高度评价:“红军时代的洪湖游击战争支持了数年之久,都是河湖港汊能够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根据地的证据”。这是对洪湖游击战争的高度肯定。

  在洪湖游击战争中,无数巾帼英雄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为中国革命胜利和民族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们,是贤淑的妻子! 她们,是慈爱的母亲! 她们,是孝顺的女儿! 在血与火的游击战争中,她们分别曾任乡团委委员、乡妇女协会委员、县妇联主任和村妇联主任等职。她们,这群洪湖最基层的妇联干部,身负责任、担负使命,紧紧依靠和发动妇女群众,组织和武装妇女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为了支持洪湖游击战争夺取革命胜利,她们,带领湖区妇女驾着小船传递情报;她们,划船摇浆,奔走相吿,动员妇女劝夫送子参加红军;她们在革命浪潮冲击下,毅然挣脱封建礼教的枷锁,参加工农革命斗争。为扩大红军力量,她们,摇浆划船,为建立红色政权奔走相告;她们,心灵手巧,为红军纳底做鞋;她们,冒险出征,在枪林弹雨中抢救转运伤员;她们,服从命令,划一叶小舟为红军筹粮草、护送武器。她们用短暂的生命燃发绚丽火花,用满腔热血谱写了光辉业绩。在保卫红色政权的战斗中,洪湖儿女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涌现出“洪湖红三香”(李甫香、叶兰香、潘菊香)等英雄儿女。洪湖妇女,在为积蓄壮大革命力量作贡献的同时,也锻造出可贵的洪湖精神,为我党红色“精神谱系”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闪烁锃锃光泽的这艘船,记录着战火硝烟的革命年代,洪湖儿女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感人故事。

  我所讲述的这艘船,已从洪湖起航,我们的新征程日日新又日日新。当碧波荡漾时,那是赞美巾帼英烈们的歌声击起的浪花。巾帼英雄辈辈出,洪湖儿女绽芳华!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