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五年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工作,省委提出要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市委提出要建设区域性科教创新中心,科协事业发展空间广阔,科协系统责任重大。
总体工作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协工作、科技创新和群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扎实履行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职责,着力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持续强化政治引领,深化改革创新,细化推进“三科一家”建设,团结带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为荆州加快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荆州篇章贡献科技力量。
未来五年工作建议
着力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引领。认真履行市科协直属科技社团党委职能,大力实施“党建强会”,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指导学会开展“党建+”等系列学术活动,促进学会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全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每年培训150名科技辅导员,开展科普研学不低于30万人次,建设资助30个省市级科普教育学校,20家省级特色科普基地,20个科普社区。力争2025年我市全民科学素质比例排名提升1-2位。加强“科技小院”建设,着力服务“三农”实践。建设完善市、县两级现代科技馆体系,推进拓展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学校、科普社区等科普公共设施建设。
聚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做好荆州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申报后半篇文章,对接国家级学会,引进高端人才。支持指导江陵县积极开展“科创湖北”试点县建设。组织开展荆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加大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管力度,积极引导科技工作者参与“院士专家荆州行”“海智专家荆州行”活动。
大力开展科创智库建设。积极向上争取高端智慧支持荆州高质量发展,发挥好“中国·荆州石油石化装备制造基地”阵地作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全市“4611”现代产业体系,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课题研究,每年立项课题不少于15个,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决策咨询意见。
倾力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落实联系服务基层科协和科技工作者机制,用好全市“科技工作者之家”实体阵地,认真谋划线上“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开展人才举荐工作,为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