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至上,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汛期以来,全市上下为了守住“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目标,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开展防汛工作:
——坚持高位推进。入梅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召开会商会,分析研判防汛形势,全面安排梅雨期防洪排涝工作。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安排部署防汛救灾工作。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后,一名市领导坐镇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全程调度防洪排涝,每日组织会商研判。
——强化监测预警。密切关注荆州市及周边地区天气变化,以及长江上游来水、三峡水库下泄情况,及时掌握水情发展趋势,严密防范应对。根据水雨情、汛期变化多次调整应急响应级别,目前维持四级应急响应。严格落实24小时防汛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制度,及时传达、转发各类紧急通知、调度指令,做到各类信息随收随报,快速准确、有效处置。
——注重巡堤查险。针对长江干支流、东荆河超设防、超警戒堤段,按照预案要求安排专班值守,上足防汛劳力,加强巡堤查险,确保突发险情处置及时高效。在巡堤查险期间发现的险情,均已完成处置并安排坐哨观察,目前险情稳定。
——及时转移避险。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实行一名领导带班、四名干部轮换值班,确保指令上传下达、应对及时高效。严格落实“预警叫应十条措施”和“八个转移避险”要求,一旦收到极端天气预警,迅速“点对点”叫应,做好人员避险转移。
科学精准调度水工程,确保防汛安全
在气象部门发布今年梅雨期降雨将偏多五至八成,大概率出现较重汛情的气候预测意见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迅速会商研判,调度提前预排、提前腾湖,为迎战即将到来的强降雨做足充分准备。
及时调蓄。6月19日,第一轮全域降雨发生,市防办及时组织全部外排泵站全力抢排,开启福田寺防洪闸及沿湖6座骨干涵闸向洪湖排水,充分发挥洪湖水位低、调蓄能力强的作用。降雨结束后,通过全力抢排农田渍水,在河渠水位回落至安全水位以下时,关闭入湖涵闸保留湖泊调蓄容积,迅速回防迎战下一轮强降雨。6月27日至29日、7月1日,四湖流域接连发生全流域两轮强降雨,市防办再次开启福田寺防洪闸及沿湖涵闸向洪湖排水,实施周边排区排涝削峰,减轻排区农田排涝压力。
全力抢排。入梅后,我市陆续调度沿江外排泵站开机排水。第二轮强降雨发生后,迅速开启全部外排泵站抢排,外排流量达1046立方米每秒。第三轮强降雨发生后,及时开启四湖流域中下区所有骨干外排泵站,同时请示省水利厅支持,调度潜江老新泵站、老新二站参与统排。
工作不松懈、力量不减弱,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灾害
截至7月31日,我市长江干流监利站、螺山站超设防,其他站点设防以下;荆南四河江波渡、团山寺站超设防,其他站点设防以下;东荆河唐咀站超设防;两湖水位平稳,均在设防以下。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绷紧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思想之弦,做到工作不松懈、力量不减弱,以“万全之策”确保“万无一失”——
继续加强监测预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掌握水情发展趋势,加强雨、水、旱情监测分析,严密防范涝旱急转、旱涝交替。
继续做好巡堤查险。严格按照防汛预案规定,上齐上足防汛劳力,加密巡查频次,扩大巡查范围,确保隐患险情早发现、早处置。同时,持续派出专业技术工作组下沉一线,加强现场业务指导。
继续做好值班值守。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强化值班纪律,做好信息报送,及时、准确传达各类通知、预警信息和调度指令。
编辑观点:
当前,我市仍处于“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防汛形势严峻复杂。防汛救灾工作历来都是一场硬仗,但我们相信,在全市党员群众众志成城、奋勇拼搏之下,我们一定能守护家园安全,实现江河安澜、社会安定、人民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