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8月02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14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市人民法院积极延伸职能

“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化纷止争提质效

  本报讯(通讯员付鑫)为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实现矛盾前端化解,扎实推进诉前调解工作,市人民法院充分延伸法院职能,在聚焦司法审执工作的同时,利用“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打好诉源治理“组合拳”。

  今年初,监利市某装饰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资金困难无法支付多方欠款,被几家合作商诉至法院,要求装饰公司及时支付欠款。为进一步落实诉源治理工作,市人民法院将案件分流至速裁团队,组织双方开展诉前调解。

  经过召开多方座谈会对案件进行分析研判,市人民法院决定采取“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化解装饰公司及其股东的买卖合同、劳务合同等纠纷系列案。调解员先行组织公司股东与多方当事人签订调解协议,约定各股东承担债务份额及偿还时限,其后,速裁团队法官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最终,该39件系列案通过“诉前调解+司法确认”这一模式得以高效化解。

  今年以来,市人民法院共收“诉前调”案件1506件,完成诉前调解1005件,其中,调解成功470件,成功率47%。通过深入开展诉前调解工作,目前,一审民事案件收案数较去年同期下降10%。

  下一步,市人民法院将继续充分利用诉前调解的优势,协调双方当事人着眼实际问题进行调解。对于双方达不成调解协议的,及时移交立案后开庭审理,促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办理,让纠纷化解在诉前,不断推进案件审理提速增效。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