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8月16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11版:文艺副刊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酷夏盼凉秋

  □ 王明舫

  律变新秋至。今天,洪湖气象台又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信号。“今夕追凉还得热,何时遇夏却逢秋”。初秋,依旧烈日焰焰,“秋老虎”开始登场。挂满枝头的果实,被炽热的暖风抚育得圆润丰硕,被灼烫的阳光翻炒得成熟鲜美,诱人的香气随风荡漾。望不尽的洪湖碧波,看不尽的金湾花海,嗅不尽的馥郁芬芳。

  水稻是一种喜阳又喜雨的农作物,阳光可以让枝叶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充沛的雨水可以让土壤保持足够的墒情。由此可见,降雨量的多少,对水稻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了雨水的滋润,水稻才会含苞饱满,抽穗结实。所以,民间有“立秋一场雨,遍地出黄金”的农谚。

  立秋之后,水稻处于关键生长期。白天,阳光还很强烈,温度也高,由于降雨量较少,水稻的成长受到一定影响。对水稻治虫和施肥,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在水稻地里打药是一件苦差事。穿梭在水稻地里,除了饱受闷热之苦外,叶子上锋利的毛刺,常常把人刺得生疼,奇痒无比。2005年夏末初秋,洪湖地区稻飞虱成灾,我整天围着二亩水稻田转,又是给水稻根部撒毒土,又是给水稻叶面喷农药,虫口夺粮,风尘碌碌,苦不堪言。可谓农耕千般苦,应知粟粒汗珠换,才晓杯盘饭酒香。

  往事历历,老父亲“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身影就闪现在我的眼前。为了庄稼有个好收成,父亲每天起早贪黑在田里忙碌着。为了让每一株水稻得到滋润,父亲冒着酷暑,穿梭在水稻地头田埂,早上用铁锹挖口进水,晚上收口关水,打药治虫,施肥割稗。父亲胳膊上的道道划痕清晰可见,让人看着心疼。

  立秋,意味着夏天的炎热即将过去,秋天的凉爽即将到来。更令人欣慰的是“垄香禾半熟”,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随风弥漫着水稻即将成熟的味道。立秋时节,夏尽立秋凉,田畈绿渐黄。

  “酷暑秋仍有,临流兴未忘。”清风破暑,云收夏色;梧叶金秋,蝉鸣如弦;美了人间,醉了心扉。

  盛夏,漫过时光的堤岸,携着滚滚热浪,渐渐离去。初秋,伴着桂花的芬芳,踏着清爽的韵律,携着金黄色的梦,款款走来。

  夏,是一个火热得叫人颤栗的季节。而秋,则带给人一份别样的浪漫与宁静。

  盼秋,不是内心惘然,不是眉间风尘,而是喜欢秋天的味道,一种寥落的凉,一种神伤的美,一种清醒的怅惘,一种明澈的清凉。

  每当脚步踏进这怡人的秋色,诗人们心扉仿佛被一只温柔的手儿忽然打开。“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出自范成大的《立秋二绝》。一年的时光已经过半,不必伤感,无须失意,面对凉爽的西风,由衷庆贺秋季的来临。

  诗人通过“暑赦如闻降德音”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凉爽天气到来的期待和喜悦,而“一凉欢喜万人心”人们仿佛听到了上天的恩赐,直接表达了人们对凉爽天气到来的普遍喜悦和欢迎,让人们欢欣鼓舞。

  “伏中苦热焦皮骨,秋后清风渥肺肝。”这是诗人苏辙对立秋后气候特点对人体影响的描述,说的是:夏日伏中,气候炎热,身心倍受煎熬,立秋后气温稍降,秋风起,收敛神气,保持平和心情,使肺气清,肝气畅。

  莘莘学子盼秋到,正是金榜题名时。刚见飞鸿传书至,又闻金榜慕名添。恭祝仙桃市回族王乐康同学考取清华大学的冠名对联是:名占鳌头锐志攻关赢大乐,誉标福地高堂惬意获心康。但愿芸芸学子百具匠心再深造,韶华不负写新篇。

  农民伯伯盼秋。“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碧水船歌帆鼓琴,火风摇扇盼秋临。愿我们走过繁花璀璨的夏天,怀着更炙热的爱,走进缤纷斑斓的秋天。

  盼秋,愿您守着闲静岁序,淡看花开花谢;愿您有一日清凉,一世心安!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