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8月22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7版:文化荆州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玉雕飞鹰

——万里挑一的“荆楚瑰宝”

  □ 张卫平

  玉雕飞鹰,与万里挑一的“荆楚瑰宝”系列之二玉神人像,都出土于石家河文化肖家屋脊遗址的瓮棺,现藏于荆州博物馆。入选“湖北省珍稀文物大赏·遇见百件荆楚瑰宝”目录。

  这是一件采用圆雕和浮雕手法制作的精美之作。飞鹰身长1.9厘米,双翅尖间宽4.2厘米。双目圆睁,作展翅飞翔状,形体矫健有力,双翼有浮雕的羽毛纹。双翅略向上抬举,并向后斜展。翅肩突出,翅近尖处分叉。每翅上有四道平行而带钩的羽翎。在其钩形喙部,钻有一个小圆孔。飞鹰有明确的地层关系和共存器物。此器雕工精细,造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

  荆州博物馆研究馆员刘德银先生认为:“这样精雕细刻的玉鹰,在新石器时代玉器中很罕见。在古人的观念中,鹰是神鸟的一种,可以充当巫觋的助手。”

  荆州博物馆原馆长张绪球先生,根据玉器背部为素面并钻有小圆孔推测道,“很可能是缀缝或镶嵌在巫师法衣或法器的表面。当巫师作法时,便穿上法衣,舞起法具,通过这些动物神灵,沟通天地与人神的关系”。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