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8月22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5版:公安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生态保护践行者 江保护排头兵

——记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公安分局局长高卫军

  □ 通讯员 彭荣莉

  “他吸引我们的一个亮点,就是能带动17000多名志愿者积极参与到长江大保护中来,这让我们感到震惊。”在中国网《中国人物》栏目总策划、编导房小棋眼中,高卫军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日前,中国网《中国人物》栏目组来到公安县,对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公安分局局长、县守护河湖志愿者高卫军参与实施长江公安段生态修复行动、长江岸线整治复绿行动、打造长江大保护“志愿林”、筑牢荆江分洪区安全防线的故事进行全面报道。

  1992年,高卫军从部队转业后,怀揣着一份治水情怀回到家乡,成为河道堤防战线的一名新兵。

  长江公安段堤防作为荆江分洪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线居民、企业、商户繁多,生态建设任务繁重。高卫军率先提出“长江大保护,堤防大管理”生态思路,在公安掀起长江大保护保卫战。“中心城区拆迁了近千户居民,对破坏生态做到了‘止血’,产生良好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应。”高卫军介绍。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

  护法》实施后,高卫军发起成立县守护河湖志愿者协会和“河小青”青年志愿服务队,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到保护长江中来,共同践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如今,志愿者和“河小青”队伍达到17500余人。

  高卫军还带领河道堤防管理部门创新建设“长江大保护”“绿色银行”等生态品牌,常态化开展栽植复绿。截至目前,已累计储备绿色银行护堤护岸林52万株,更新生态林10万余株。同时,积极向上争资争项,对全县中心城区8.1公里长江干堤进行拓宽升级,修复江堤水生态环境,打造荆江生态公园,提升荆江岸线生态景观,长江公安段在流域内率先树立起示范标杆。此外,高卫军还倡导组建了一支84人的专职长江岸线管理员队伍,实行网格化管理,创新打造党建引领的“红色岸线”、法制催生的“绿色岸线”、文化涵养的“品牌岸线”、科技赋能的“智慧岸线”品牌。

  为盘活长江文化脉络,让优秀治水文化“开口讲话”,高卫军不断丰富全流域景区堤防要素,创新生态造景,打造最美岸线,修建太平口、科普石阵、湘鄂屏、廉园、远望等水文化景观节点20处,“一段一景”逐步向“多元一品”升华,国家水情教育基地串起集水文化、水科普、水道德为一体的风景线,形成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治水展示带和荆楚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共融共建。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