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8月28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6版:书香荆州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在文字里构筑心灵家园

——读《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有感

  □ 黄 敏

  在浩瀚的书海中,我是一名孤帆远航的探险者,每一次翻阅,都是对未知的向往与追求。书籍,这个简单而又神奇的存在,它们静卧在书架上,默默无闻,却拥有携带灵魂穿越时空的魔力。在这些无声的朋友陪伴下,我搭建起心灵的避风港,让自身的世界在静谧中绽放无限。

  正如《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中的作者毛姆所写:“人应当为了快乐而读书,很少有其他娱乐的开销像读书一样少,公共图书馆和普及版图书都能在不怎么花钱的前提下给人带来快乐。培养阅读的习惯就是为你自己构建一座避难所,让你得以逃离人世间几乎所有痛苦与不幸。”

  是啊,阅读是不需要陪伴就能一个人玩起来的游戏,每天早中晚都有不同主题的游戏。早上我会读一会儿哲学方面的书籍,因为这类书籍需要保持头脑清晰和开放,让我为接下来一天的工作做好准备。中午,我会在午休的一个半小时里,阅读历史、散文或传记,让心灵在字里行间徜徉,让自己放松下来。下班后,夜幕降临,我则沉浸在小说的世界中,或是在床头静静放置几本散发着墨香的诗集,伴随着柔和的灯光,随手翻阅,任由诗句如涓涓流水般流淌,缓缓入梦,带我驶向更深的思考与遐想。

  在书中,我仿佛穿越时空,与文学巨匠和名著不期而遇。《堂吉诃德》中的无畏精神、《蒙田散文》里的哲思、《红与黑》中的权谋斗争,无不让我感叹那些伟大的创造者——塞瓦提斯、司汤达、夏洛特·勃朗特、巴尔扎克、狄更斯等,他们塑造角色的能力如此生动、独特而多样。我将自己置身于书中,体会角色的喜怒哀乐,仿佛与他们一同经历那些跌宕起伏的人生。追随着《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这本书中的智慧,我更深刻地了解了作家的生命轨迹。原来,作家笔下的故事与人物,都与他们的经历紧密相连,坎坷不平的人生在纸上化作鲜活的角色原型。在这一刻,我将书本与作者,虚幻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贪婪地一页又一页地不断阅读。童年时的囫囵吞枣,似懂非懂,如今却在这一瞬间化作醍醐灌顶的启迪。就像在黑暗中前行的人,突然发现前方闪烁的灯光,那一刹那,心灵被灯光照亮,世界也因而更加丰盈。

  感谢书籍,感谢那些用笔墨构筑起色彩斑斓、包容万象的世界的作家们。正是他们的才华与激情,赋予了这个世界真实而可信的生命律动,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找到心灵的共鸣与栖息之处。在他们的书中,仿佛可以看到各色人生交织,每一个故事都如涟漪般扩散,给予后世我们美好的阅读滋养和更广阔的胸襟。正如法学教授罗翔所言:“阅读应当是愉悦的,怎样思考就有怎样的人生。”在这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中,我们不仅能逃避喧嚣和纷扰,还能在书海中汲取智慧,启迪心灵。每一次翻页,都是一种经历,都是对自我的探索与发现。

  让我们在书籍的世界里永远热爱,永远思考,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因为书籍,是构建我们内在世界的最坚实的材料,也是连接每个人内心世界的桥梁。在阅读中,我们不断发现,不断成长,最终成为更加完整和丰富的自我。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