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8月29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7版:文化荆州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楚国为什么不占领巴蜀

  □ 史风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一直都是列国之中的佼佼者,其疆域在战国时代前期更是冠绝天下诸侯国。这硕大的疆土都是历代楚王一点点打下来的,可奇怪的是庞大的楚国却对紧邻巴蜀视而不见,直至秦灭巴蜀后对楚国形成地缘上的夹攻和地势上的压制后才追悔莫及。

  那么为何战国时期楚国不先吞灭巴蜀,而坐视秦国占据蜀中天府粮仓呢?

  秦灭巴蜀后,对楚国形成地缘上的绝对优势

  秦灭巴蜀之前,其国势已经随着商鞅变法和张仪连横邦交而愈发强大。但是此时的秦国在面临草原和山东六国合纵阵线的围攻时,却仍旧力有不逮。彼时的秦国疆域不足天下十分之一,而楚国则占据三分之一。秦国所处的关中、汉中等地固然是产粮之地,陇西的牧场同样是上等战马的天然牧场,但在面对楚国时却并无绝对把握。然而攻灭巴蜀两国之后,形势便大为不同了。

  楚人先祖封地是商、於,此处在秦灭巴蜀之前就早被秦人所得。失去商、於两地的楚国丧失了俯视关中的绝佳要地,却让秦人将秦国的南方门户锁的死死地。从商於出发,秦人可南下沿着汉水进入楚国腹地;占据巴蜀后,秦人又多了从蜀中沿长江顺流东进的伐楚线路。楚国在秦灭巴蜀后面临被秦军两地夹攻的危险。可见巴蜀两地在秦楚争霸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庞大的楚国被华南的地势割裂,难以统筹

  楚国虽然国土面积庞大,却大多是被中原诸侯视作蛮荒的丘陵山地。江汉流域以南的复杂地形将庞大的楚国割裂成多处,这造成整个楚国无法形成秦国那样的举国合力。

  到了战国时期的楚国大致分为东楚(淮楚)、西楚(荆楚)和南楚,其中南楚的百濮百越部族甚至到了汉朝才真正融入到华夏体系中来。由此可见楚国虽大,真正可以调用的资源并不丰富,面对魏韩乃至齐国具备一定优势,但若面对秦国便显得捉襟见肘了。

  不仅是山脉丘陵对楚国自身力量聚合产生掣肘,长江水系同样制约了楚国对巴蜀的行动。长江源头位于青藏高原,也就是东亚第一阶梯,经过第二阶梯后流经楚地并最终汇入大海。然而楚国很早就被秦国从第二阶梯排挤出去了,如若攻打巴蜀便只能从下往上逆水而行。楚军最为擅长的水战在这样的地形下讨不到便宜,陆战又有巴国天险阻挡,无从下手。

  楚人历来有北进的夙愿,对秦川蛮荒兴趣不大

  楚人曾于西周时挑衅周室,引得周昭王统帅六师军队伐楚,最终溺死汉水之中。后到春秋时期,楚庄王北伐之时曾问鼎中原。楚国北上,抢夺诸夏共主的地位才是楚人历代夙愿。而不论是关陇还是巴蜀,当时都被中原视作蛮荒,也同样没被楚国当一回事。

  楚人在遭受秦人攻击之后,首先的反应并不是攻占巴蜀以寻求反击之机,而是大规模的向北或向东迁徙。楚人心向中原,到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前夕,其主体人口早已迁居江淮与当地土著淮夷融合一起了。

  楚国原本对巴蜀并不在意,但当秦灭巴蜀之后,借助巴国故地为跳板又进犯楚国曾经占领的巴地,便醒悟过来。此时的楚国面对秦国的地缘压制也采取了反制措施,一方面派遣将领经营云贵,一方面东进吞并越国。

  楚国经营的云贵地区,后来演变成为滇国,最终被汉朝覆灭。云贵地处巴蜀以南,楚国想借用此地从更为边缘的区域对秦国形成反制,但奈何云贵距离楚国腹地太远,相互交通往来不便,难以形成合力。而楚国东进歼灭越国则更像是一种躲避秦军的战略转移,对秦楚对峙的大局于事无补。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