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大中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鬻熊“其子曰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结合其他文献,分析这段话,介绍的重点是西周诸侯国楚国始封君熊绎。
熊绎受封的主要原由
当初,熊绎的曾祖父鬻熊投奔和侍奉周文王姬昌,受到器重。公元前1056年,姬昌崩逝,周武王姬发继位。熊绎的祖父熊丽、父亲熊狂,亦侍奉周武王。公元前1043年,姬发驾崩,其子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姬诵感念在周文王和周武王时期,大臣们辅佐朝政的功绩,于是在公元前1042年“举文、武勤劳之后嗣”,提拔他们的后代。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啊!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周成王姬诵即位时年纪尚幼,由皇叔周公姬旦(亦称叔旦)摄政。周公曾经避祸于楚地,楚人非常尊敬他,视其为上宾,周公对楚人的品德亦十分欣赏。回朝之后,他把这些遭遇加以详细诉说,从而进一步感动了周成王姬诵。
这次分封的重大意义
《史记·楚世家》记载,周成王“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记载:“周爵五等,而土三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这就是说,当时分封诸侯的爵号为公、侯、伯、子、男五等,而封地大小为三等,其中子爵和男爵只有五十里。熊绎被周成王封为第四等爵号,称为楚子,封地在荆山一带,南方蛮荒之地,赐土地方圆五十里,建立楚国,国都设在丹阳。
虽然只有小小五十里封地,但是表明楚国正式成立,拉开了其后八百年波澜壮阔历史的序幕,具有划时代重大意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仅就版图而言,到楚惠王(前488-前432年)和楚威王(前339-前329年)期间,楚国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等地,面积90-100万平方公里(一说150万平方公里),此乃后话。
楚国初创的困苦岁月
“清华简”《楚居》记载,熊绎受封建国时,建了一个简陋庙宇,但无祭祀贡品,就到邻邦鄀国,盗了一头还没长角的小牛,又怕牛的主人找来,就连夜宰杀后祭祀。有文献认为,因为此事,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楚国夜间祭祀的历史传统。
《国语》记载:“昔成王盟诸侯于歧阳,楚为荆蛮,置茅,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为盟。”熊绎参加周成王与诸侯的岐阳会盟,只是与鲜卑首领一起,负责守燎。有文献认为,此事应当是发生在熊绎受封之前。
《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昔我先王熊绎,与吕级、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熊绎与齐国、晋国、鲁国、卫国君主一起,辅佐周康王姬钊,由于齐、晋、鲁、卫与周天子亲缘较近,因此都得到了姬钊赐予的宝器,而楚国没有。
筚路蓝缕的精神起源
《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了楚灵王时期右尹郑丹(字子革)评语:“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已经传承数千年的楚文化五种精神(筚路蓝缕、追新逐奇、兼收并蓄、崇武卫疆、重诺贵和)之中,筚路蓝缕精神名列首位。熊绎作为一国之君,穿着破旧衣服,驾着简陋柴车,带领族人在蛮荒草莽之地,辛勤开发,建国立业,跋涉山林,向周王朝贡。
一个仅仅方圆五十里的楚国,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奋力拼搏,从图生存、图发展,到图壮大、图强盛,始终坚持,不屈不挠,最终成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从这个意义上讲,楚国五十里始封地,恰恰就是楚文化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