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9月05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3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市水利和湖泊局相关负责人做客《行风热线》直播间,与市民在线交流——

基建“再升级” 筑牢水安全底线

  9月4日,市水利和湖泊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方民做客《行风热线》直播间,就国债水利项目建设对于荆州高质量发展的意义、我市国债水利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等,与广大市民朋友在线交流。

  42个国债水利项目全部开工

  据方民介绍,国债水利项目是指利用中央财政增发国债资金,加快灾后水利项目建设的工程项目。我市争取到国债水利项目42个,涉及荆州市全域,下达国债资金46.29亿元,占全市国债项目资金的75.8%,是本轮国债项目建设的主战场。截至6月底,42个国债水利项目已全部开工;8月底,完成形象进度61.02%,支出国债资金11.50亿元。目前,各项目责任单位正倒排工期,抢抓施工进度,确保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

  本轮实施的42个国债水利项目,是我市水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守牢全市水安全底线的重要水利基础设施。通过本轮国债水利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快完善我市现代水网体系建设、强化流域综合治理、补齐水利工程短板、筑牢水安全底线,对拉动荆州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有效促进我市江汉平原宜居城市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7大类项目提升“硬件”水平

  我市本轮国债水利项目类型较多,共分为大型灌区建设、中小型灌区建设、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山洪沟治理、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7大类。在直播间,方民就这些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及意义进行了具体介绍。

  在大、中型灌区建设方面,涉及太湖港、荆江、观音寺、孟溪大垸等4个大型灌区及11个中型灌区,下达资金占本次国债下达资金的47.6%。通过实施本轮国债水利项目的4个大型灌区和11个中型灌区项目,将使灌区内灌溉受益面积达339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76.28万亩,灌区灌溉保证率由60%左右提升至8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单位农田多年平均需水量可降低15%左右。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高荆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当地人民生活条件,进一步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方面,涉及高潭口、新滩口、金台、老闸等8个项目。项目实施后,区域排涝能力将由720.1立方米/秒提升到1075.3立方米/秒,进一步完善“自排、电排、调蓄”相结合的综合治涝体系,提升易涝区排涝能力及治涝效益。

  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涉及四湖流域骨干河渠堤防加固工程等4个项目。项目实施后,可有效提高流域防洪排涝标准,保证各排水渠道畅通,提高河(渠)道过流能力,整体提升流域防洪排涝能力,从而保障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方面,涉及荆州市长江涵闸除险加固、新建盐卡闸、白柳闸等8个项目。

  山洪沟治理方面,涉及松滋市六泉河山洪沟、石首市吕家湾山洪沟等5个山洪沟项目,项目实施后,可改善松滋洈水镇、石首桃花山镇等多个乡镇防洪条件及保护区生活条件,有利于促进周边经济发展。

  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涉及洈水、太湖港2座大型水库,项目实施后,可进一步保证水库安全运行。

  编辑观点:

  水资源是荆州最大的资源,做好水文章是荆州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一代代人的努力,一项项水利工程的实施,筑牢了水安全屏障,也带来了人水关系之变。

  目前,荆州正全力建设江汉平原现代水网先导区,国债项目给我们提供了“补短板、强弱项”的机遇。作为建设的主力军,水利部门要高质量加速推动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早建成、早受益;相关部门要强化监督检查,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