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松滋市首批支教先锋队队员结束一年支教期,回到各自岗位。松滋市实验小学支教先锋队成员、曲尺河小学校长朱德珍目送同事离开。
在“荆州屋脊”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留守儿童多,骨干教师少,如何改变山区教育资源“贫瘠”现象?2023年8月7日,松滋市实验小学和高成初级中学的7名教师组成该市首批支教先锋队奔赴深山,前往镇泰民族学校、明德小学、曲尺河小学等地支教。
朱德珍原是松滋市实验小学的一名老师。天命之年,她前来支教,担起曲尺河小学支教校长的重任。她直言,来之前曾“非常犹豫”,但想到作为半个土家人,曲尺河小学更需要她,于是来到了这里。
陈三平是松滋支教先锋队队长,平时除了明德小学数学老师的工作,还是支教团队的专职司机,每周接送大家往返城区和支教学校。
为了教育好当地学生,帮助当地教师成长,支教先锋队的老师们想了很多办法。镇泰民族学校支教老师薛习莉通过“学习币激励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镇泰民族学校支教老师朱方华将松滋城区的教学资源打包分享给卸甲坪的学生、同事们;明德小学支教老师赵蓉用阅读点亮童心;曲尺河小学支教老师张丹积极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支教先锋队的付出获得了家长的肯定和点赞。土家族儿女用最具仪式感的敲锣打鼓送锦旗,向支教先锋队的老师致敬,令明德小学支教老师薛清兰十分感动。
“希望我这些年的工作经验能对他们有所帮助,在我任职期间能让曲小变得更有活力、更有生命力,能像这曲池河水一样绵延流长。”望着同事远去的身影,朱德珍深感责任重大。
编辑观点: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教育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松滋7名教师组成的支教先锋队,将城区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带到“荆州屋脊”,用教育改变乡村孩子们的未来,彰显支教教师的责任担当。
支教是爱心接力更需薪火相承。希望有更多社会力量投入乡村教育,通过“外部输血”与“内部造血”,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消解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平衡,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