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9月06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11版:文学副刊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一抹乡情

  □ 穆友威

  故乡,是心灵的栖息之所;乡情,是灵魂的温暖港湾。

  在这个酷热难耐的夏季,监利的高温仿佛要将一切融化,身处监利的我,心血来潮将从老家带来的31个土豆晒成了洋芋果果。凝视着这些洋芋果果,我的思绪再度飘回了故乡。那热闹非凡的场景,父母忙碌的身影,长辈们的欢声笑语,仿佛就在眼前触手可抚。往年暑假在老家晒洋芋的场景,如同一幅幅细腻且深情的画卷,在我的心海不断铺展。那是汗水与欢笑共融的岁月,是故乡在我灵魂深处镌刻的独特印记。

  每逢暑假回到老家,便能沉醉于那充满农闲韵味的氛围之中。故乡的夏日,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湛蓝的天空更胜澄澈的湖水;洁白的云朵似轻盈的棉絮悠然飘荡;青山连绵起伏,犹如巨龙蜿蜒盘踞;清凉的溪水潺潺流淌,宛如灵动的乐章。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家家户户都沉浸在晒洋芋果果的忙碌与欢乐之中。

  此时的老家,恰似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那朴实无华的洋芋,在秀峰山区的富硒土壤中长大,被做成了各种风味美食。曾听老人言起,百年前,在饥荒肆虐盗匪横行的动荡年岁,粮食极度短缺。先辈们灵光一闪,将洋芋煮熟晒干,以便贮存携带,躲入山洞避难。未曾想,这艰难无奈之举,竟在岁月的沉淀中,演变成独具风味的巴东地方特色菜——洋芋果果炖腊猪蹄。如今,身处安宁祥和之世,人们生活富足,洋芋果果除自家留存用以款待宾朋外,多余的还能变现或作为礼品相赠。因此,老家的人们对晒洋芋果果满怀深情,总会趁着农闲,选那连续几日的朗朗晴空,精心准备。因为标致的洋芋果果对品种、天气的要求极其苛刻。

  晨曦尚未完全撕开夜幕的面纱,父母便已早起忙碌。待我晨起时,他们已然将洋芋洗净,煮了满满的一大锅,正冒着热气呢。我怎能有丝毫的懈怠呢? 我迅速行动起来,将两个大盆、五六个中盆、若干个小盆摆放在堂屋的两侧,中间留出过道;再与母亲一同把三五块竹篾编织而成的笆篱子稳稳放置在院坝里。待洋芋熟透,父亲便用筲箕小心翼翼地将其拾到大盆中,此时,邻居们打早归来的身影在晨光中若隐若现。无需多言,他们放下背篓,洗净双手,擦去汗水,带着小板凳,迅速加入剥洋芋的队伍。

  堂屋里,侄女豆豆则如一只欢快的小鸟,为大伙搬板凳、递盆、分任务,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十几个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绝于耳。长辈们关切地询问晚辈学业,打听吃酒及走亲访友之事,还有老人因耳背闹出的笑话,逗得大家捧腹大笑。爸爸为爷们儿开啤酒,母亲为大伙儿找寻八宝粥,添茶水,场面好不热闹。就这样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剥洋芋比赛:年逾九旬的老奶奶,手法娴熟,令人惊叹;再看复习备考的表妹,也抽出来时间在有模有样地帮洋芋褪去外衣。不一会,便听闻大奶奶高呼:“威子,快把盆里的洋芋倒在笆篱子上去晒喽”。约摸半小时,一大盆洋芋见底了,父亲连忙从锅中拣取土豆,原本其貌不扬的洋芋褪去了那层粗糙的外皮,黄澄澄地静卧于笆篱子上,迎着朝阳恰似颗颗大金珠,闪耀着迷人的光芒。那光芒如一束温暖的火把,照亮了我心中对故乡的眷恋之路。在这和谐的氛围中,时间悄然流逝。

  眼看天时地利人和,老爸又收拾了一锅洋芋煮上了,只能请邻舍再辛苦下了。三小时后,两锅乒乓球般大小的三百来斤洋芋,便安安静静地沐浴在阳光下了。末了,我和老爸将所有土豆皮收拾妥当倒至靠山的田间,把一摞摞盆搬到水龙头旁逐一清洗干净,以防苍蝇侵扰。诸事完毕已是十点了,大伙也都纷纷赶回家享用早饭。这便是晒洋芋果果第一天的光景。

  次日起,街坊邻居纷纷开始了煮洋芋的热潮,有时一日竟有三四家都在摇人手帮忙剥洋芋。我和母亲分头行动,算是是换工互助吧。场所虽异,热闹氛围却丝毫不减。然而,晒洋芋果果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就说这次,起初天气看似晴好,怎奈受台风影响,天气预报失准。众人的洋芋果果色泽整体欠佳,唯有一家的洋芋金黄金黄,令人称羡。然而,到了第三天夜半,骤雨突袭来不及收捡,结果那些洋芋淋了雨,主人也是懊悔不已,最终的洋芋果果黑得不成样子。再说其他数家,原本想着洋芋果果晒了三四天了算是到手了,习惯性的将笆篱子抬至屋檐下避免露水浸润,终是没能逃过夜半的一场飘风雨。次日,时而烈日高悬,时而阵雨挥洒,这淘气的太阳雨只得让家家户户全天盯着院子里的作品,一会儿将笆篱子抬进屋内,一会儿又抬出屋外,如此反复,令人哭笑不得。但即便如此,大家依然乐在其中。

  望着一大袋品质欠佳的的洋芋果果,二老商议着下半年要早点到高山寻可靠人家买纯米兰洋芋种。三五天后,洋芋果果被晒得坚硬如石,我才恍然领悟父母商议的要事。只因今年的洋芋品种混杂,那过花的不黄不白的洋芋晒干后呈灰褐色,所谓新品种白洋芋晒成的则是暗黑色,好不难看,唯有真正的本地米兰洋芋晒成后,才是那令人心醉的黄灿灿模样。虽说洋芋果果的颜色不影响口感,但是卖相不好影响价格,甚至难以出售,自家又怎能吃得完这多洋芋果果呢? 我更是忆起这两年,母亲每隔数月便给我转账一千两千不等,母亲总说:“你如今压力大,钱不多你贴着用可别委屈了自己。”这一分一厘,都是她的心血,不觉间鼻尖一酸,眼眶湿润了。八月中旬我离家返监,我将半黑的洋芋果果装了十斤,却被母亲拒绝:“给你们的必须是最好的”,她为我精心收拾了一大包黄灿灿的洋芋果果。收拾完,母亲呢喃着:“你以前不吃春芽子,不吃洋芋果果,这几年,你怎么突然吃起来了?”我一时语塞,忽想起那句“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只觉人过三十,思乡情更切。

  是啊,故乡的味道,总是在不经意间触动心弦。这些洋芋果果,绝非仅仅是一种寻常的食物,更是我对故乡那深沉且无尽的思念。“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家乡的洋芋果果,承载着往昔的回忆,亦见证着当下的生活。它是故乡的味道,是亲情的温暖,是无论我行至何方都难以割舍的牵挂。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